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个人信息保护:从个人控制到社会控制 下载:86 浏览:487

高富平1,2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欧洲基于对人的尊严的保护,美国基于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形成了个人信息的个人控制论,以实现个人自治,保护人的基本权利。但个人信息保护权并不是一项全面的、绝对的支配权。个人信息不仅关涉个人利益,而且关涉他人和整个社会利益,个人信息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传统的个人信息个人控制理论是建立在个人主义观念下,忽视了个人信息的社会性、公共性,不仅不能全面反映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而且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利用的新环境和新方式。这预示着个人信息保护应从个人控制走向社会控制。我国应当从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出发,以社会控制论指导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建立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隐私保护: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基于东莞市东城区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 下载:30 浏览:284

蒋明华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引起了各种各样的隐私保护问题。文献分析显示,智慧城市中隐私类型的认识并没有统一;对东莞市东城区的调研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中的隐私保护包括身份隐私、查询隐私、住址隐私、踪迹隐私和所有者隐私5个维度,城市中的11项智慧服务存在不同类型的隐私风险,分别适合采用不同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并从智慧城市的隐私保护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可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大数据时代下对隐私权的反思 下载:47 浏览:382

崔一涵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11期

摘要: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或个人通过发挥大数据规模性、多样性和高速性的特点,对数据进行高效、精准、科学的分析,形成以数据为核心推动力指导业务,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同时又因我国对隐私权尤其是网络隐私权的立法、监管等方面不到位,大数据的应用也为个人隐私权保护带来巨大的挑战。文中从分析大数据时代内涵、特征及隐私权的基本概念着手,得出大数据时代下保护隐私权的途径:推动隐私权立法、加强行业自律、保护隐私权的正确舆论导向、增强维护隐私权的维权意识、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

家庭M2M网络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探析 下载:33 浏览:334

王海涛1 宋丽华2 向婷婷1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0年5期

摘要:
M2M通信可以方便机器之间的协作交互,组网灵活快捷并能减少通信开销,从而为嵌入式通信终端和海量传感设备的大规模部署应用提供便利的条件。文章针对家庭组网需求和M2M通信特点,探讨了基于M2M的家庭网络架构的设计要求及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技术、能量高效管理和安全隐私保护,并对家庭M2M网络系统设计提出了建议。

区块链交易数据隐私保护机制 下载:76 浏览:388

祝烈煌 董慧 沈蒙 《数据与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公开透明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能够降低信任成本,实现安全可靠的数据交互。然而,攻击者可以轻易地从公开的全局账本中获得所有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用户交易规律等隐私信息。分析区块链交易数据面临的隐私泄露威胁,描述基于数据分析的攻击方法;介绍以混币机制为代表的交易数据隐私保护机制,简要描述各种混币方法的基本原理,并针对混币过程是否需要中心节点参与的问题分析不同混币机制的优势与缺陷;最后,分析了现有区块链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零知识证明应用到区块链中的技术挑战 下载:68 浏览:475

李康1,2 孙毅1,2 张珺3 李军4 周继华5 李忠诚1 《数据与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区块链是一种以密码学算法为基础的点对点分布式账本技术,然而,公开透明的区块链账本辅以社会学挖掘、数据挖掘等统计学方法,使得用户的隐私面临重大威胁,因而隐私保护成为当前区块链技术研究的热点。总结了已有的隐私保护方案,重点聚焦于零知识证明技术,阐述并分析了零知识证明应用到区块链隐私保护方案中的技术挑战,并给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

网络定向广告认知水平对用户屏蔽意愿的影响研究 下载:57 浏览:445

陈庆鸿 周颖 吕巍 《管理与科学》 2020年3期

摘要:
研究用户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网络定向广告认知水平对用户屏蔽意愿的影响。通过三组实验发现,用户对网络定向广告的认知水平越高,其对定向广告的屏蔽意愿也越高,而预期风险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实验一)。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用户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网络定向广告的信息类型(敏感性vs.非敏感性)通过预期风险起到调节作用。具体来说,相较于非敏感性信息,当信息类型为敏感性信息时,网络定向广告认知水平对预期风险的影响就更大(实验二);此外,在用户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隐私关注也通过预期风险起到调节作用。具体来说,相较于低隐私关注的用户,高隐私关注的用户的网络定向广告认知水平对预期风险的影响更大(实验三)。最后,就上述研究结果的理论、实践意义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研究存在的局限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面向智慧城市应用的人工智能服务运营方案探讨 下载:43 浏览:391

严斌峰 加雄 伟闫硕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面向智慧城市应用的人工智能服务的研发、部署和访问,以及智慧城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分析智慧城市应用使用人工智能服务的主要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人工智能服务开放平台,并介绍其主要特征、参考框架和应用方法。文章提出的人工智能服务开放平台有利于人工智能服务赋能智慧城市应用,有利于智慧城市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有利于智慧城市应用提供商和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共同向用户提供价值服务。

面向主机的攻击行为分析 下载:55 浏览:394

孙文贺 王健 刘吉强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8年12期

摘要:
网络空间中网络攻击形式、持续时间及攻击数据量等不断增加,设备及应用面临巨大安全威胁。但传统的安全防护和检测技术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网络安全问题。基于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其最终目标都是网络中的实体,所以从这些终端实体上进行攻击分析能够反映网络攻击整体情况。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主机系统调用实现面向主机的攻击检测和攻击意图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基于ETW(Event Tracing for Windows),使用Process Monitor工具获取系统操作行为数据,并结合自定义的高危动作特征,采用自动分析方法,生成系统行为调用图以及统计操作行为特征。能刻画出攻击对主机的一系列危害行为,并通过进一步分析操作行为特征,识别出具体的攻击意图。

基于CNN-NSVM的入侵检测模型 下载:41 浏览:471

王佳林 童恩栋 牛温佳 刘吉强 赵迪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8年12期

摘要: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安全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面对现代网络的复杂变化,人们对于入侵检测系统的需求不仅仅只停留在较高的准确率方面,对检测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据维度和数量的不断提高,训练时间也随之增长。同时,入侵检测系统对于小样本数据检测的准确率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改进了过采样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CNN-NSVM的入侵检测模型,将深度神经网络与浅层分类器相结合,融合了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和多类支持向量机算法。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其他方法,显著减少了训练时间,提高了不平衡数据中小样本检测的准确率。

云计算的安全管理问题探析 下载:58 浏览:375

王海涛1 宋丽华2 《数据与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云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变得日益流行和越来越受欢迎。许多大型企业和小型公司都逐渐接受云计算技术,并愿意依托公共云设施或自己搭设的私有云平台开展服务,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投资。但是,要确保成功使用这种新的服务模式,必须解决云计算特有的安全和管理问题。针对云计算这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式特有的安全问题,本文概述云计算面临的安全挑战,介绍了相关研究工作,并说明了适用于云计算的安全监测和管理工具。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研究 下载:64 浏览:366

李会民1 马桂英2 王延仓1 《航空航天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应用也渗透到工作、生活各个行业、领域,正在提高工、农业生产率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分析了大数据运用安全中的几个问题,并针对每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处理方案,为提高新时代大数据应用安全进行初步探讨和提供一定的思路。

税收情报自动交换中的个人数据保护问题 下载:35 浏览:376

彭岳 《法学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随着税收情报自动交换成为新的国际通例,纳税人个人数据的保护问题正凸显其重要性。当前的税收情报自动交换存在两类国际体制,一类以美国的《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为代表,具有单边主义特征,另一类以《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为代表,具有多边主义特征,无论是哪一类税收情报自动交换体制,均存在欧盟国家依据欧洲个人数据保护法而拒绝提供纳税人信息的可能性。为了促进跨境个人数据的流动,美欧签署了"隐私盾"总协议,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欧洲法的强制性要求,而中国除了被动遵守欧盟国家关于个人数据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外,尚无良策。面对此境况,中国可考虑制定一部综合性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在提高个人数据保护水准的同时,为发展跨境大数据经济确立稳定的法律框架。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分析 下载:39 浏览:405

薛力 《数据与科学》 2025年3期

摘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复杂多变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已成为重点关注对象。本文从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现状着手,然后积极探索出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应对措施。

房地产边界测绘中的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 下载:25 浏览:467

王彦林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5年1期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房地产边界测绘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在不断演进,边界测绘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迭代和创新。本文分析了最新的测绘工具和技术,包括卫星遥感、激光扫描、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并深入研究了它们在房地产边界测绘中的应用。同时,通过案例研究和实际项目经验,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挑战。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在提高测绘精度、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法律、伦理和数据隐私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本文呼吁房地产业和测绘领域的从业者在技术创新与实践中保持谨慎,并积极寻求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模式研究 下载:43 浏览:534

唐玉兰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5年4期

摘要:
城市规划与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技术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本研究以大数据为切入点,探讨其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模式。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梳理并总结了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主要应用场景,如交通出行、用电场景、环境监测等;其次,通过构建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量化了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能有效预测城市服务需求、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和改善城市环境状况,为城市做出科学、精细的规划与决策提供了可能;但同时,对于大数据的过度依赖和隐私泄密问题也需要引起关注。本研究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于推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网络时代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研究 下载:79 浏览:1040

王一凡 胡剑开 崔焕 《争议解决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隐私权保护的问题.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传输变得更加普遍和容易,个人隐私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网络时代如何在民法领域有效保护个人隐私权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本文首先对隐私权的界定、隐私侵害的现状、网络时代隐私权的民法保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网络时代加强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人脸识别技术的风险及刑法规制 下载:94 浏览:1260

孙英秀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在方便生活造福社会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风险。其一,人脸信息作为个人敏感信息,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应用挑战了“个人信息隐私权”;其二,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其导致财产损失最受关注。由此产生疑问: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有无界限,滥用人脸识别是违法行为还是刑事犯罪,如若属于犯罪行为有应当如何规制。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论述。

网络视域下民法的隐私权保护路径分析 下载:96 浏览:1358

于彬 《争议解决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引发了很多问题。为保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免遭不法分子侵害,采用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的方式,针对我国网络隐私权进行相关法律体系的制定与修改,法律对于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同时,应针对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进行授予,通过确立明确抗辩权的方式维持双方权利的平衡。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网络视域下民法的隐私权保护路径。

智能家居环境下个人隐私与信息的民法保护 下载:157 浏览:2570

关爱麟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由此而产生的科技成果在不断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侵犯人们的隐私,特别是日渐成熟的智能家居,其形成的智能家居生态链在方便人们实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美好愿景的同时,也会无孔不入的对于个人的隐私权和信息权形成侵犯。那么怎样规避这样的不法侵害,以及如何利用2020年生效的《民法典》来进行保护个人隐私权和信息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