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中国首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启示 下载:25 浏览:419

李俊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对小学音乐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932年版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是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课程标准。至今时隔80余年,小学音乐的课程标准也发生了一系列演变,但对当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仍有诸多借鉴意义。

小学音乐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路径 下载:43 浏览:480

何宇 《中国音乐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彰显了一部分风土人情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音乐形式也各有特色,可见音乐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传统文化中的音乐部分内容流传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经过历史的沉淀依旧熠熠生辉,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精神。

小学音乐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路径 下载:38 浏览:425

包塔娜 《中国音乐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要坚持以美育人,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各类艺术活动。艺术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包括文化理解,是指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与阐释的能力。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教师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引领学生感悟音乐艺术,欣赏音乐作品,领会音乐的重要价值,认识音乐与文化间的相互关系。教师根据音乐课程的主题背景深入挖掘课内外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领学生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发展及其启示 下载:67 浏览:791

李珉昊 冉阳 《中国音乐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只有在经历时间的推演下,不断地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找寻真相,才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音乐教育也是历经了漫长的时间沉淀,不断地从实践中探寻真理,逐步寻找到了适合于中国的标准。本文从历史的维度去分析、梳理中国音乐课程标准的演变,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下载:43 浏览:785

杨琼 《中国音乐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要想让学生掌握较好的音乐能力,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向学生传授音乐理论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用心体会音乐,丰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进而激发音乐兴趣,获得思想感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调动学生感官、思维、情感的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设置多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使音乐课更富有情感色彩、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让学生的音乐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本文从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主要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效率探研 下载:216 浏览:2171

许智英 《中国音乐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本文对小学音乐课中合唱教学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关注学生兴趣的发展,调动学生对合唱音乐的热情;优化合唱的教学方式,提高音乐教师的训练技能;增强语音训练的强度,确保合唱活动的顺利进行,以此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课程与网络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应用研究 下载:257 浏览:2583

熊道琴1 郑淩2 《中国音乐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中职音乐教学必须对音乐教学模式、内容、方法等进行不断改革,才能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学生对艺术的整体感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学习奠定基础。基于此,以下对音乐课程与网络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依托古诗文提升小学音乐课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的研究 下载:48 浏览:348

苏雨薇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音乐素养的培养标准日益提升,学生不仅要扎实掌握乐理知识,还需深入领略古诗文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独特魅力。古诗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融入小学音乐课程不仅有助于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本文探讨了依托古诗文提升小学音乐课程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与策略,包括古诗文的音乐化呈现、文化背景的深度挖掘以及校园文化的营造,强调了创新思维的培养、跨学科整合的实践以及实践与探索平台的搭建等策略,以期为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幼儿园现代化音乐式主题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下载:234 浏览:2448

黄国芬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8期

摘要:
幼儿时期的教育将更直接地影响到幼儿人生观、爱好等等,好的幼儿教育能挖掘发展幼儿的长处、树立幼儿自信、建立良好的生活心态。同时,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表达。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让孩子喜欢学习音乐,淡化以往的课程教育让幼儿更容易接受,让更多的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也让更多的幼儿喜欢上音乐主题课程的学习。

多学科融合下的小学音乐课程开展路径探析 下载:325 浏览:3259

王坤 《中国音乐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音乐和其他学科共同肩负着培养学生智育、美育与德育的重任,寻求音乐和语文、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和共同之处,能够达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赏析歌词、将体态律动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引入信息技术,能够让小学音乐教学实现多学科融合,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审视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下载:324 浏览:3433

吴捌玖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也变得更加密切,在各国之间不断联合发展的今天,多元化的理念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道与了解,我们应当在政治、教育、经济等全方位推动多元化的发展。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最新内容中,包括了对于高中生音乐课程教育标准的多元化教育教学,其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浅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 下载:300 浏览:3014

黄毕莎 《中国音乐学报》 2022年1期

摘要:
在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类型的专业人才,而是全面性发展的人才。在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学愈发受重视的现在,相关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为背景,改革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此种改革不仅包括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体系。在国家层面,要加大改革力度;在学校层面,要积极的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在教师层面,要加强培训;在学生方面,要把控学情。

新时代优质音乐课程分析与探索 下载:401 浏览:1384

孙明哲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随着中小学音乐课程近些年不断地深化改革,以及即将问世的新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都在为我国音乐教育教学提供新的舞台来不断完善音乐课程的实施与教学。本文从学生,教材,教学设计,教师等四个视角根据第八届中学优秀音乐课堂来对新时代优质音乐课程进行分析与探索

浅谈初中音乐课程中的即兴创作教学方法 下载:352 浏览:1380

冯倚静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即兴创作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依据学习的理论知识,借助多种创作形式,对音乐进行创编,用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因此,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加入即兴创作的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师生的互动。

“课程思政”理念对高职院校音乐课程中思政育人的影响分析 下载:438 浏览:1613

李贞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随着我国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中。高职音乐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还会对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等产生直接的影响。高职音乐课程要完善育人机制,将美育与德育加以结合,在音乐教学中践行思政育人。

浅谈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舞蹈融合 下载:428 浏览:1448

李锦钰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教学方式,还是整个教学环境都得到了极大的优化,社会各界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要促进学科的融合与渗透,表现在各种美术教育形式之间的融合,以音乐与舞蹈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笔者根据自身经验,将对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舞蹈融合进行简要分析。

德育教育与小学音乐课程的融合与发展研究 下载:424 浏览:2541

尚丽波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逐渐成为各地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审美、道德等教育功能。因此,小学音乐课程的有效开展对小学教育 “全面开展人才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和开展形成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这也是小学教育构建和完善音乐教学体系和德育教育体系的核心元素。文章对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中德育教育的融合与发展现状做了探究很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与教学策略,希望为完善和改进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义。

浅析初中音乐课程中的民族音乐教学 下载:412 浏览:2230

虞朝辉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音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所包含的民族音乐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音乐水准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初中是从小学到高中过渡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学习的学生通常具备良好的思维跳跃性以及想象力,加之初中课业并没有高中繁重,因而在初中阶段通过音乐教学方式开展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活动可以收获良好的成效。下面,本文将会从多方面着手分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以及相关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带来参考。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音乐与美术课程在小学艺术课堂的融合策略初探 下载:84 浏览:715

徐敏捷 《中国艺术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地发展、变化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小学生素质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音乐、美术课程作为小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学科融合的大趋势将两者进行融合教学的研究,既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开拓小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其打下坚实的艺术情操基础。本文针对小学生音乐、美术的融合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索,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构建有效的核心素养向导下的艺术课堂融合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策略研究 下载:97 浏览:779

邢聚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成为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策略,分析融合实践的意义,评估融合效果,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通过实施一系列融合策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