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等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主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自然要通过专业学习来实现。美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关键是要学习美术学科。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其学习能帮助学生提高其音乐意识、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对于培养和升华学生的思想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这一点,音乐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当前的教学状况而言,形势不容乐观。大部分老师只重视音乐理论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技术的指导,而如何对此进行改变,是所有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中小学音乐与舞蹈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
纵观文艺发展史,可以说音乐和舞蹈是永远不分的。这两个方面的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是互补的。具体地说,舞蹈强大的表现力使音乐中所含的感情与思想能够具体化赏析。另外一方面,音乐的每一种音符都蕴含着深沉的感情,使舞蹈中的每一转、每一步都更加迷人而充满激情,给人带来美妙的体验。这两个方面都是内在的。在这里,可以说舞蹈体现了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也许,不管什么舞蹈,要想表达它,就必须找出最适合、最适合的音乐。初等音乐教学中探索,就是使舞蹈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一种艺术美的积淀。
目前,传统教学理念已发生转变,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舞曲节奏性与音乐课程所含的一系列艺术和美学价值相结合,无疑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把舞蹈节拍与音乐相结合,在中小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这次舞蹈节拍和音乐教学的整合教学中,音乐和舞蹈之间的紧密联系得到了充分体现,可以把它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以舞蹈的特殊表达能力,转换音乐情感。同时,它所具有的情感意蕴,使得舞蹈节拍具有美学价值。另外,舞蹈韵律和音乐教学都属于艺术形式的训练。二者的结合,既能使学生在艺术审美方面有质的飞跃,又能使学生从这种美的艺术渴望中提升道德修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将舞蹈融入中学音乐教学的好处
1.丰富音乐教学形式
它能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提高音乐知识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强教学效果。传统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如何编写教材、如何编写、教师如何讲授,内容并不具有新意,并长期处于同一教学模式。同学们难免心烦。他们学音乐的热情自然不高。另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音乐教学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日益突出,这就决定了教学模式必将改变。这种有机结合的舞蹈教学方式,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舞步是动静相结合的产物。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内在感受。它将舞曲和舞蹈深度融合,创造出一种美的享受,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乐趣。
2.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将音乐融入到舞蹈教学中,注重音乐的实际运用,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以舞曲结合为主要形式,以“主动”为主要内容,学生要同时唱、舞两种形式。针对这一教学形式,教师应综合运用小组讨论式、互动式交流、情景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音乐技巧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舞蹈技能的提高。可以肯定地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发挥引导作用,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应组织学生学习音乐技能,使学生在舞蹈辅助下,能够熟练地在课堂上演唱,增强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以音像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主动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精神。归根结底,是创新的原动力。它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又为新课改下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
3.帮学生更好的提高快乐感
音乐学中重视乐感的培养,不能仅靠理论学习来实现。与舞蹈教学相结合,可有效实现这种教学目标。培养听觉是以听为主。从通俗上讲,就是要求学生学习不同种类的音乐,包括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等,并且在听的过程中增强对音乐的感受。以往教学中,学生只会简单地倾听,这一过程非常枯燥。久而久之,学生们就难免心烦意乱,难以专心听音乐。它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音乐、聆听音乐、欣赏舞蹈。
三、如何有效地整合舞蹈和音乐教学。
1.激发舞蹈兴趣,促进舞蹈教学一体化
爱好是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的动因。不管是学什么科目的学生,都要把学习兴趣作为最基本的动力。对中小学生而言,学生的兴趣更多来源于老师的动机与暗示,而学生的兴趣往往无法长久维持。这一过程要求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启发、引导学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为学习的原动力。中小学生的生活很活泼,喜欢表现自己,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把它转化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动作的运用。因此,有必要将舞蹈作为加强音乐舞蹈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它是基于动作表现形式,极具创意、富于表现力,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提高其学习乐趣。要推动音乐课堂中舞蹈教学的整合,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活跃、主动的心理得到有效释放。举例来说,很多学生在听到欢快的音乐时会忍不住跳起来。在这一点上,老师不能盲目地以维持课堂秩序和法律为目的,限制学生的学习成绩。
2.开展体验教学,促进音乐和舞蹈的融合
经验教学法是艺术教学中优先选择的方法。这是因为这一课程具有鲜明的实用性。要把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掌握实际操作技巧,促进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跳舞是生命艺术。有效地利用舞蹈,充分唤醒学生生命意识,提高其模仿能力。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教学需求,在师生、环境、生活等各方面进行横向交流互动,以提高两者在舞蹈教学中的整合效果。为确保“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艺术,寻找体验式教学法调整的最佳策略,使学生获得积极、愉快的学习体验。
3.运用多媒体,保证音乐教学中舞蹈的有效融合
舞会以多种方式进行融合。为了提高音乐教学效果,除学生自主表演外,还可运用多媒体进行一种专业、系统的舞蹈形式展示。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师可以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挖掘出最适合自己的舞蹈层次。通过画面呈现,学生可从舞蹈服饰、景物、人文主义等多个角度去感受音乐。教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时,应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该生学习成绩优异,艺术素养有较大提高。
结语
总之,舞蹈融合能有效地改善中学音乐教学效果。但是,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掌握基础教学方法,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心理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提升人文素质。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将舞蹈与音乐教学进行深入的融合,以确保音乐教学能达到继承中国文化、弘扬传统歌曲的目的,符合现阶段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 董晶.探讨如何进行中学舞蹈课堂教学的创新[J].音乐时空,2014(3):192-192.
[2] 兰宁.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