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CD147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及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载:33 浏览:274

唐小乔 桑剑锋 张寅 史先彪 苏磊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在乳腺癌细胞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我院诊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和癌旁组织样本,CD147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乳腺癌细胞HCC1806中转染siRNA后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TGF-β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CD147蛋白表达明显上调(χ2=54.958,P<0.001)。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相比,乳腺癌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F=10.841,P<0.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CD147-siRNA后第2d和3d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t=5.029和5.316,P=0.007和0.006),同时TGF-β、磷酸化SMAD家族成员3(p-Smad3)和转录因子E2F(E2F4)蛋白水平明显升高(t=7.934,10.427和9.985,P=0.001,<0.001和0.001),而Myc家族蛋白c(c-Myc)蛋白水平明显下降(t=10.137,P=0.001)。[结论]乳腺癌中CD147表达明显上调,CD147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3信号通路来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乳腺癌中CD147表达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藻红蛋白的高效异源生物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下载:82 浏览:506

郑彩云1,2 陈华新2,3 姜鹏2,3 季更生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实现藻红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生物合成。[方法]将藻红蛋白生物合成的多个基因构建到单一表达质粒上,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获得表达菌株,优化诱导物、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长等发酵条件,利用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重组藻红蛋白,分析重组蛋白的光谱学性质与抗氧化活性。[结果]获得了高效生物合成藻红蛋白的大肠杆菌菌株,以乳糖为诱导物时最佳诱导条件为:2.0 g/L的乳糖、25℃下诱导28 h,藻红蛋白表达量达211.6 mg/L;以IPTG为诱导物时最佳诱导条件为:0.4 mmol/L的IPTG,在25℃条件下诱导28 h,藻红蛋白表达量达188.7 mg/L。藻红蛋白色基结合率达92.0%,OD555/OD280为8.0。[结论]成功实现了藻红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生物合成,重组藻红蛋白具有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基于DTGIS的风蚀沙区水土流失治理决策系统设计 下载:89 浏览:504

王永胜1 李宁2 胡影1 李团宏1 冯阳1 肖彧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8期

摘要:
风力侵蚀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具有分布范围广、侵蚀量大、危害严重和治理难等特点,因此风蚀沙区水土流失治理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为给风蚀沙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决策支持功能,采用C#作为开发工具,利用DTGIS——流域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出风蚀沙区水土流失治理决策系统,可应用于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防治、林业生态建设、生态农业等领域的规划设计与监测评价等工作,实现数据管理高效化和决策支持科学化。

制备HTGR凝胶球的外凝胶工艺工程化问题研究 下载:55 浏览:302

胡凤岐1 牛小平1 邓长生2 马景陶2 郝少昌2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CNNC)建造的高温气冷堆(HTGR)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在采用外凝胶(EGU)工艺制备UO2核芯时,存在煮胶液沉淀、分散-胶凝过程中胶液流量无法实现精准控制和凝胶球裂口等问题。为解决这些工程化问题,对凝胶球制备工艺和设备进行了优化和改造,并试生产了10批次的UO2核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生产线可连续稳定的实现工业化生产,UO2核芯产品合格率超80%。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Q-BTGSID的优化(英文) 下载:60 浏览:465

贾书伟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9期

摘要:
为了弥补相对关联度,绝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在取值范围上存在的不足,试图做了以下改进。引入可调因子和空间距离来调节,构建新模型,证明了改进的模型满足灰色关联公理,能够使关联度的值分布到(0,1]这一更大的区间。提出新模型的准优解所满足的4个原则,如:保序性原则、极差最大化原则、对称性原则以及数值分布区间个数之和最大化原则,并根据灵敏性分析理论总结了具体算法。结合实例,对各类关联度分析模型在性能上进行比较,进而验证了新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PTGBD联合延期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下载:68 浏览:445

曾剑文 游锦华 廖锦岐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5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29),对照组接受LC治疗,试验组接受PTGBD联合延期LC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及白细胞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免疫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67%,试验组为3.45%,治疗后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TGBD联合延期LC治疗急性胆囊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白细胞恢复时间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更少。

SOQPSK-TG基于Laurent分解的非数据辅助位定时估计 下载:59 浏览:459

黄尧 李际平 胡卓宇 《天线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针对当前SOQPSK-TG信号定时同步算法复杂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判决的非数据辅助位定时估计方法。该算法基于SOQPSK信号的Laurent分解,用Viterbi最大度量值进行定时误差检测,不需要对似然函数求导,算法简单,且便于硬件实现。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SOQPSK-TG信号,定时估计接近理想曲线。

大黄鱼ATG5基因的分子特征及促进病毒增殖的作用 下载:68 浏览:486

魏祖运 王珊 李婉茹 王胜蓝 陈玉红 母尹楠 陈新华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为探究大黄鱼自噬相关基因5(LcATG5)在病毒感染中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本实验从大黄鱼中克隆得到了自噬相关基因ATG5(LcATG5),其开放阅读框(ORF)全长828个核苷酸,编码27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的分子量为32.3 ku,等电点为5.7。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LcATG5与其他物种ATG5之间的序列一致性较高,含有1个高度保守的APG5结构域,并且与棘头梅童鱼ATG5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cATG5在所检测的11个组织或器官中均有表达,在血液中表达量最高,在脾脏中表达量最低;LcATG5在来源于大黄鱼头肾组织的原代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及细胞系LYCK细胞中也均有表达,在原代粒细胞中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巨噬细胞中相对较低;病毒类似物poly(I:C)刺激后,这4种免疫细胞中LcATG5的表达水平都显著上调,其在LYCK细胞中变化最为显著,刺激后12 h上调了3.93倍。过表达LcATG5的鲤上皮瘤(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EPC)细胞受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 SVCV)感染48 h后,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s,CPE)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中SVCV的滴度为1013.82 TCID50/mL,高于对照组109.27 TCID50/mL,同时细胞内SVCV标志基因SVCV-G、SVCV-M和SVCV-P的表达量分别上调了13.77倍、15.72倍和11.39倍,表明LcATG5过表达促进了EPC细胞中SVCV病毒增殖,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自噬和自噬相关基因在鱼类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益肾健脾利湿方对乙硫氨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保护作用 下载:40 浏览:253

李先行1 杜昊炎2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益肾健脾利湿方对乙硫氨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益肾健脾利湿方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脂肪肝模型组、益肾健脾利湿方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灌胃DL-乙硫氨酸7 d,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称定小鼠体质量和肝湿质量,计算其肝系数;并测定小鼠肝脏组织中TC、TG含量和血清中TC、TG、ALT、AST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中TC、TG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血清中TC、TG、ALT、AST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脂肪肝模型组比较,益肾健脾利湿方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中TC、TG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TC、TG、ALT、AST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益肾健脾利湿方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肝脏组织中TC、TG水平及血清中TC、TG、ALT、AST水平有关。

恶性脑胶质瘤患者VEGF及TGF-β的表达改变及其对瘤体可完整切除的判断价值 下载:97 浏览:520

​李钦涛 齐平建 董虹廷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观察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瘤体和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及其对瘤体可完整切除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泽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188例(病例组),术中留取病例组患者肿瘤及瘤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患者肿瘤及瘤旁组织VEGF及TGF-β蛋白的表达。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取对照组受试者及病例组患者术前24 h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VEGF及TGF-β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者术前外周血TGF-β及VEGF水平对胶质瘤能否完全切除的预测价值。结果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瘤体TGF-β及VEGF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瘤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外周血TGF-β及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中有126例患者瘤体完全切除,62例患者瘤体部分切除。术后随访1年,瘤体完全切除患者中死亡22例(17.46%),瘤体部分切除患者中死亡20例(32.26%)。瘤体完全切除患者术后1年累积死亡率低于瘤体未完全切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588.0pg/mL为分界点,VEGF预测恶性脑胶质瘤无法完全切除的敏感性为80.65%,特异性为80.16%,曲线下面积为0.82,优于TGF-β。结论 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外周血VEGF及TGF-β水平均升高,其中VEGF水平对判断瘤体是否可完整切除具有较高的价值。

参附益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515

程彦玲 谢世阳 王小晓 崔琳 刘素晓 李彬 朱明军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参附益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附常用量组、参附高剂量组、氯沙坦组,另设只穿线不结扎的假手术组,均每组8只。参附常用量组和参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参附益心颗粒1.76、8.8g/(kg·d)灌胃,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片10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ml/(100g·d)灌胃。4周后超声心动图评价各组大鼠心脏功能,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WI);Masson染色法及羟脯氨酸测定法测定心肌组织胶原蛋白分布及含量;Western blot法确定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 2、Smad 3的蛋白表达量;RT-PCR法检测微小RNA-21(miR-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Ⅲ型受体(TGF-βR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附常用量组、参附高剂量组、氯沙坦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升高,LVWI和胶原蛋白含量下降,同时心肌组织TGF-β1、Smad 3蛋白表达量和miR-2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TGF-βRⅢ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参附常用量组比较,参附高剂量组LVESD减小、LVEF、LVFS和心肌组织TGF-βRⅢ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参附益心颗粒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抑制心室重构,提高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21从而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补肾祛毒汤对慢性肾衰(脾肾气虚证)患者血清TGF-β1、BMP-7表达的影响 下载:96 浏览:545

侯小雪 杨秀炜 周微 赵涛 温旭 栗睿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补肾祛毒汤对慢性肾衰(脾肾气虚证)患者血清TGF-β1、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6例CR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3例。均接受一般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再给予氯沙坦钾口服,研究组在上述方案上采用补肾祛毒汤口服。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纤维化指标、TGF-β1、BMP-7以及肾功能水平,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IL-6、IL-8、TNF-α降低(P<0.01),IFN-γ升高(P<0.01),C-Ⅳ、PC-Ⅲ、LN降低(P<0.05),TGF-β1降低(P<0.01),BMP-7升高(P<0.01),Ccr、e GFR升高(P<0.05),Scr、β2-MG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IL-6、IL-8、TNF-α较低(P<0.01),IFN-γ较高(P<0.01),C-Ⅳ、PC-Ⅲ、LN较低(P<0.05),TGF-β1较低(P<0.01),BMP-7较高(P<0.01),Ccr、e GFR较高(P<0.05),Scr、β2-MG较低(P<0.05),总有效率较高(P<0.01)。结论:补肾祛毒汤治疗脾肾气虚型CRF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TGF-β1,上调BMP-7的表达。

血TGF-β水平检测对热射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下载:35 浏览:418

徐少丽 马骥 兰乃祥 李鹤云 付峰 冯静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血TGF-β水平检测对热射病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将46例热射病患者按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28)和死亡组(n=18)。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并进行实验室检查。对比两组入院时各检查指标、APACHEⅡ、GCS评分以及不同时间的血TGF-β水平。结果入院时,存活组体温、Hb、MYO水平、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CT水平、GCS评分明显高于死亡组,PT明显短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入院时、入院后1、3、6 h的血TGF-β水平均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血TGF-β水平越低,热射病患者预后效果越差,临床可以根据热射病患者入院时血TGF-β水平对其预后进行判断,以此制定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抗c-MET纳米抗体原核表达的优化研究 下载:74 浏览:732

​张奉麟1 曾培懿2 《纳米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c-Met是酪氨酸激酶受体的一种,由MET基因编码产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为c-Met唯一的天然配体,与其结合后激活相关下游通路,参与肿瘤的增殖、迁移、侵袭等方面。
纳米抗体是骆驼科动物中发现的抗体的一个亚类,是由单个多肽链组成的多功能分子结合支架。纳米抗体优越的性能决定了其在生物医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原核诱导表达是一种利用细菌表达系统来表达外源蛋白的技术。原核诱导纯化是一种高效、准确、可靠的蛋白质表达和纯化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医药和农业等领域。本课题探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下诱导大肠杆菌表达c-Met纳米抗体蛋白的产量和纯化工艺问题。设置25℃和30℃两个大组,分别在0小时、6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取样进行SDS蛋白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观察确定在25℃下24h蛋白表达水平最高,通过初步纯化实现了实验室内的高纯度蛋白的获取。本课题通过将重要外源蛋白基因分子构建到质粒表达系统,然后再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利用大肠杆菌的表达系统实现外源蛋白的表达和纯化,为其应用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Cu2+对泥蚶血红蛋白(Tg-HbⅡ)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结构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494

张顺琴 王素芳 陈梦玫 林志华 《海洋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利用Cu2+处理泥蚶血红蛋白(Tg-HbⅡ),分别检测Cu2+对Tg-HbⅡ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结构的影响,同时检测Pro对Cu2+作用下Tg-HbⅡ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加,TgHbⅡ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丧失,Cu2+抑制Tg-HbⅡ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类型属于非竞争-竞争混合型抑制,其失活速率具有浓度依赖性,失活过程呈单相变化,表现为一级反应动力学,并且不同浓度Cu2+能影响Tg-HbⅡ的三级结构变化;另外,Pro对Tg-HbⅡ的空间结构及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具有保护作用,能阻止Tg-HbⅡ的聚沉、恢复Tg-HbⅡ的结构与过氧化物酶活性。

炎症细胞因子在卵巢癌预后的相关研究 下载:78 浏览:922

赵家乐 金春岩 《肿瘤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炎症细胞因子是一种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且对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具有特定影响,由细胞释放的多肽类蛋白质的总称,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发现时多发展为晚期,且易形成化疗耐药,而炎症细胞因子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密不可分,肿瘤微环境又影响着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就炎症细胞因子包括IL-6、IL-17、IL-33、TNF-α和TGF-β有关的癌症信号传导通路及预后价值进行了综述,提示以上五种炎症细胞因子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对卵巢癌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研究可能为卵巢癌的预防预后发展及监测提供参考。

ChatGPT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有效应对研究 下载:244 浏览:2267

马建明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ChatGPT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其当前的应用领域。从多个维度介绍了其当前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从多个领域论述了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从技术监管、隐私保护以及教育改革方面论述了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影响。站在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客观论述了ChatGPT的科学性、实践性,以及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和相互依存,变化和发展,对立和统一。本文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ChatGPT作为一种复杂技术系统的特性,以及它在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中的演化和变化,可以有助于更全面地看待和评估ChatGPT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ChatGPT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误译类型——以气象科技翻译为例 下载:87 浏览:903

​李艳红 《气候变化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科技英语是各国进行科技交流的重要桥梁,然而由于科技英语术语表达专业性强,行文格式固定,名词化结构及复合词和缩略词多,广泛使用被动句、分词短语、分词独立结构等特点, Chat Gpt在科技英语术语的翻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术语形态识别失败,术语定义判断失误及缺乏规范的惯用译名,从而违背专业常识,达不到理想的译文效果。本文重点分析Chat Gpt在气象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实际运用,总结Chat Gpt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术语误译类型,从而更好地提升Chat GPT译后编辑的质量。

基于ChatGPT软件谈人工智能能否适用于心理咨询 下载:107 浏览:2341

韩莹 《软件工程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可谓是当今一大热潮。2022年11月,ChatGPT软件乘上了人工智能的列车,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吸引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人工智能软件是否适用于心理咨询领域,将是本文探讨的主题。本文通过案例的形式,对比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利用ChatGPT软件进行心理咨询能否进行专业的诊断,能都体现心理咨询的技巧,能否使用心理流派进行治疗;并且探讨了ChatGPT能否作为心理咨询工具的优势和挑战,最后给出作者对于ChatGPT能否运用于心理咨询的判断。

新闻业智能化生产的现状与未来图景 下载:63 浏览:721

徐纪雪 《新闻传播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ChatGPT是一种基于大型语言模型预训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由GPT-3.5/4.0模型支持,专注于对话和创作。OpenAI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了ChatGPT,而在2023年3月15日发布了ChatGPT-4版本,并标榜其为“most advanced”。相较于GPT-3.5,ChatGPT-4是一个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具备了强大的推理能力和更长的输入输出支持。该模型可以接受长度达3.2万个token的输入,并支持长达25000字的输出。此外,ChatGPT-4还能通过Midjourney V5获取必要信息,以创建符合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图像。这一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重要里程碑,将对新闻业传播生态产生深刻变革。在AIGC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ChatGPT在新闻业领域的发展前景与忧患将成为探讨的焦点。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