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意义
(一)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目标之一。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计算能力可谓是三大基本能力之一,其不单单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同样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之中明确提到,运算能力主要指的是能够按照法则、运算律正确进行计算的一项能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算理,有效寻找恰当且简洁的运算途径来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能力可谓是数学学科核心目标之一,强化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数学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二)深化学生算理、算法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算理与算法可谓是数学教学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数学学习基础知识,加强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本就离不开算理与算法的支撑,从这一点来分析的话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和应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本就无法在一朝一夕间实现,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也并非是为了应付数学考试,而是为了让学生今后将所学有效应用于实际生活及工作中[1]。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来强化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算法、算理等基础知识的把握,还能让学生真正懂得要如何计算、掌握数学学习基本方法,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三)会算及会用是小学数学重要要求。不管是数学教学还是其他学科教育,学习的过程通常都包含了三个阶段,其分别是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复习与巩固、知识的应用,而在这三个阶段之中,第三阶段最为重要,同时也是学生有效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实践阶段。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而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本就是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从这一点来分析的话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重要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关键。
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严格计算要求,养成良好习惯,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许多学生喜欢把计算错误归咎于“粗心”和“看错了”。这些借口看似合理,其实往往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小学数学计算难度不大,因此最需要的就是细心与耐心,而细心、耐心与否是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的重要体现。想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就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其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看题目马马虎虎就开始动笔,一遇见难题就选择放弃和跳过。作为教师,不能在这些“小”问题上轻易“宽恕”他们,而应当督促其认真地对待每一道题,选择知难而上,而不是知难而退。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规范学生的运算过程,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教学中,笔者多次严格要求学生要做到“一核二审三算”。所谓“一核二审三算”,就是把计算的过程细分为三个部分,使学生“慢”下来,避免眼高手低的错误。“一核”,就是第一步首先要核对,在学生抄写题目后不要盲目下笔往下运算,而应当先核对一下抄写的是否正确,做到不抄错一个数,也不漏掉一个数。“二审”,“审”就是审题,这个“审题”并不是让学生看一遍题目就行,而是在看题目的同时注重符号和数字的内在联系,寻找巧算的方法,如果不可巧算再依照运算规律进行运算。“三算”,这一步才正式开始运算,在运算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书写规范,计算仔细。
(二)与生活联络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老师要善于使用生活原型,持续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用生活感受把握和理解数学[2]。例如,在混合计算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建立购物情景,学生能够把握生活中的商品价格,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象他们想买多少物品,并计算这些物品的总价钱。例如阅读材料是对教材文字内容的进一步讲解,它能够深层次表述计算科学知识的说明顺序,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科学知识的记忆力。以“除十位数的算法”为例子,其数学知识包含两个层面:口头上除法和书面形式除法的综合运用结果,老师在教材文字中进行书面形式算数,并需要依靠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把握计算的专业技能,要求学生学习如何把三位数除以十,及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通过阅读材料能够填补有关计算内容,进一步表述算法的产生原理和规律性。通过计算中的两位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般的书面计算形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的简便计算概念,引起学生的算理兴趣,努力使教学方式合理、灵便、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手机游戏、比赛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简易操作的益处。
(三)重视对学生运算技巧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技巧培养问题也是其中一个重点任务,需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解题思路,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在培养学生运算技巧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可以仔细地阅读题目,找到这个题目中的重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对问题理解的准确性。然后在运算过程中,其运算步骤不能出现错误,要按照规定的运算步骤进行,减少因为符号错误或小数点移位等错误。最后当计算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检验,确保最后计算出来的答案是正确的。小学生掌握准确的运算技巧,在以后各类计算题的学习过程中,其计算准确率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也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学也有了新的教学要求,为了最大程度上可以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需要数学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的观念和方法,从而有效地改善针对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静静.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第一学段计算教学策略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75-76.
[2]肖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对策研究[J].读写算,2021(30):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