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的职业学校当中,对包装设计的教学中,只注重包装外观的华丽性,忽略了设计的工艺性,最终导学生的作品设计完却不能印刷。然而在印刷方面的知识传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学生只知道一昧的去设计,却对实际印刷时,所用到的技术知识一无所知。这在当下的教学中属于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的去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促进学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一、针对包装设计在项目运行的整个流程上进行教学
设计的项目在运行的整个流程上包括:洽谈项目、项目定价、项目的整体分析、对设计进行构思找准定位、设计的表现和制作形式、印刷出厂。教师可以针对每个流程,选择出合适的项目案例带领学生去分析,有助于扩充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带领学生针对项目开展实训练习。
但是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学校,由于在生源的素质上比较受限,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在文化水平这方面都偏低,学生的美术基础不够扎实,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兴趣不是特别高涨,因此教师在对包装设计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对学生投其所好,选择其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案例分析,然后在对包装设计的知识进行教学,让寓教于的这个教育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例如,在对设计进行构思找准定位的这个环节,例举一个月饼包装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中包含的各种设计构思进行分析,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让学生对包装设计的知识,有一个条理清晰的框架。之所以选择月饼包装这个案例,是因为月饼有非常多的品牌,针对市场消费的目标去细分,会发现每个商家在产品的营销上,所采用的策略都是大同小异,因此大多都把心思放在了月饼的外包装上,对外包装的设计在构思方面,可谓是花样百出、百花齐放,学生通过对这个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在包装设计的构思上收获很多的灵感。本着工学结合的这个思想理念,还可以在这个环节上引入模拟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训。比如,为某品牌的糕点设计礼品的包装盒,要求学生先对市场进行不同的定位,再对设计包装的方案进行构思,在学习上达到一个工学结合、训练合一的效果。
在对包装设计的项目进行选择的时候,还可以针对项目在运行中,每个流程的案例实施分类、汇总,让学生在实训项目中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类型的包装设计。
例如,在设计的表现和制作形式这个环节,包装的容器按材料可以分成:纸盒、玻璃、陶瓷、金属、布料、天然竹木等包装方式。这些包装的设计在造型、制作方面的方法各种各样,教师通过对这些案例细致的讲解、分析,能够让学生在知识面的广度上,得到有效的拓宽,让学生对外包装在设计层面,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1]。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对包装设计的教学标准进行规范
一个包装不论设计的多华丽,如果没有遵循国家的相关规定,标明包装的内容,那么就注定是一个失败的设计。当下我国针对产品在包装的设计、标示方面,都台出了详细的法律法规、文件,一个产品的包装设计人员在正式上岗之前,对相关的工作内容必须有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在日后的工作中出现错误。我国现阶段针对包装设计提出的要求,主要是在包装的图形标示、文字说明的区域、条形码等这些地方,因此教师要对如何把这些知识内容,有效的融合到教学当中去给予重视。
由于艺术设计这个专业,开设的时间相对比较短,教学可用教材在数量上也相对不是很多。而且当下很多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对这方面的知识内容了解的都不是很充分,而且国家对这些内容每年都在更新,以此教师当下的重点应该是,对这些内容开始摸索适应。这些对于当下的教师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尤其那些没有从事过任何设计工作的教师,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教师队伍一旦出现知识薄弱的的情况,那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未来的发展方面,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当下应该实行的策略是,让相关的教师先去企业历练一段时间,只有让教师对这个行业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言传身教[2]。
结束语:综上所述,要想对包装设计这门专业,实行实践创新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能仅仅是对教材进行改革,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专业性、知识的结构性。只有教师对教学知识有了深刻的掌握,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对专业的知识,在技能方面实现真正的掌握,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有更强的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伍虹橙.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研究[J].艺术家,2020(01):128.
[2]吴昊.现代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创新案例——能力本位的专业课题作业设计与实践[J].职业,2015(0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