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美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但在当前的中职美术教学中,一些学生的思维固化,没有创新的想法产生。为此,教师应在中职美术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从多个角度体现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好铺垫。本文分析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缺乏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一、丰富美术创作方式,激发学生美术创新灵感
教师可以运用“微课” “翻转教学”等理念,将课堂及学生的创作地点迁移到户外,以这种形式激发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的创新灵感。
在户外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二是要给学生做示范。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教师有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好美术专业理论知识、技巧的微课,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户外通过网络学习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创作技巧,教师则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而在示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直播的形式将自己的示范清晰展示给所有的学生。直播的方式也可以应用在教师评价、指导学生创作中。以这种方式进行授课或者引导学生创作,教师能够带给学生新奇的感受,并让学生在变化的学习场景中得到更多的创作创新灵感。
二、营造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氛围
学习兴趣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地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突破常规,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重视学生作品的美观程度是重要的,但学生的创作理念更加重要,重视学生的独特创作理念可以让学生在展示作品的时候保持高度的自信。如果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好,对课堂教学内容感到枯燥,教师就要及时了解原因,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听教师讲课,在课堂上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教学氛围的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吸收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应用探究引导型教学方法
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型教学方法一般涉及观察和探讨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察法一般指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设计观察作品、事物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探讨法则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特点,将既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有效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静物写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例调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教学应当遵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技能以及实践技能的发展。在教学中,可与其他学科结合,例如文学、史学以及哲学等等,并且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比赛以及美术知识竞赛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道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不仅如此,还可以开展野外生活体验或者是室外写生的方式进行训练活动的拓展。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还可以使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得到锻炼,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在锻炼与活动中提升美术实践能力。
五、积极引导相互评价,给予学生创新激励认可
在美术教学中,创新在很多时候都意味着标新立异,这对中职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负担,即学生在进行创新之前,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的创新观点、成果被同学与教师批评,而打消创新的念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彼此的创新给予积极评价,激励、认可学生的创新及其意义。
以学生表达情感的作品为例,教师在展示“创新作品”后,首先表达自己对学生作品的肯定,然后再明确要求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在互评过程中主要关注作品中好的方面和有疑问的方面。在初步培养学生激励评价的意识之后,教师便可以着手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此促进学生的美术创作与创新能力综合发展。
在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时,教师依然要确定积极互助的基调,切忌学生或者教师将对作品的评价上升到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层面的评价。具体而言,多元评价应当包括对学生技巧的应用熟练程度、绘画内容创新表达应用程度等内容。在评价活动中,教师尤其要注意使用详细、专业的评价用语。比如,教师在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时,常会使用“构图不稳、闷”等简略的词语,即使教师在给出这些评语时的情感是积极的,但在学生耳中这样的表达无疑是教师在给自己泼冷水。所以,教师需要以“过于简化局部明暗变化(闷)”等专业术语,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习作的指导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修改作品的信心。
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强化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并且加强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各个职业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通过创造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中职美术专业的更好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美术专业技能的创新,加强对学生创新与思维能力的锻炼。教师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魏巍.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艺术品鉴,2020(04).
[2]董娟.中职美术教学对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 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