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和国家重点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情况,提出高职商务经济专业建设应从职业定位和素质教育两个方面培育创业创新机会。人才学习模式中创新创业的功能。"工学结合"在课程开发中培养,加强创新创业技能的培训,在校内外学习设施建设中建立创业创新平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保障创新创业学习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竞争力。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商务经济人才需求
近几年来,世界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并逐渐成为21世纪主要的经济与贸易实践之一。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务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后,中国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所有行业都把发展商务经济作为优先目标,商务经济发展迅速,应用初见成效。就拿淘宝来说,2008年的网上交易额达到998亿元,超过了任何实体百货商店。商务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商务经济,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采取的措施如下。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当前,商务经济已经成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领域。以"技术泛在、应用社会化、组织绿色化"为基础的网络知识经济时代,商务经济的迅猛发展正在延伸。不管是依赖于互联网,还是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单纯的网络销售已经不足以触到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的商务经济业务。目前,商务经济的发展已从比较以应用为主的硬件向以服务为中心的竞争要素转变。
二、前期基础和专业特点分析
在"十五"末到"十一五"初期,多所高校建立了具有交叉的本科、研究生专业,培养了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商业是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到2008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开设商务经济本科专业的13所,到2008年底,已批准的327所高校为商务经济专业培养本科生。另外,800多所高校还开设了商务经济专业。它们既有研究型大学,也有不同教育程度的地方性大学和独立学院。目前已经开设了管理、经济、商业、商业等专业的学院,以及计算机和信息专业的学院,这两个科目有很大不同。商务经济人才的行业、地区和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和定位。以此为基础,根据商务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商务经济核心服务的核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商务经济主要领域的指导性专业标准,对商务经济进行分类、分等级、分等级地进行专业评估,培育满足社会专业人士商务需求的优质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商务经济有五大显著特征。一、学科联系紧密:经济、管理、信息技术、法学等贯穿知识的全部内容;第二,专业知识应用面广,可以有针对性。制造、服务、公用设施等。工业和活动领域有许多不同的规模;第三,主要方向涉及迅速改变的内容,特别是某些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往往首先在商务经济领域得到推广,它已成为新技术的试验场所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场所;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广泛的就业机会,这对企业和机构以及个体创业者都有很好的帮助。
三、知识体系编制背景与过程
在"十一五"前期,学委会基本上按照教育部统一的工作步骤,为高校提供专业服务,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改革。用来进行研究。根据教育部、商务部2005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经济理论研究的通知》,北京大学教育指导委员会相继成立。清华,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这方面,24所高校开展了实地调查和教学活动。2006-2008年,共完成企业商务经济案例研究298个,生成2007年和2008年中国商务经济案例选择调查2个,以及国家商务经济资源数据库和商务经济教学平台。为所有高校师生及时提供商务案例,为各高校提供首批研究成果,成为高校领导专业教学改革最具说服力的案例资源。此项研究获商业部一等奖。本文以我国企业商务经济应用及商务经济服务案例为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商务经济职业培训不能遵循传统的职业培训理念和教学方法,从基础到理论,再到课堂教学。研究。四年固定学习体系的建立,将体验式学习从统一的课程体系转变为体现灵活性与能力特征的知识体系,由体验式学习转向更社会化、本土化的实践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和院士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每天都在变化。伴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将这些研究成果,包括在对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四、知识体系的特点
知识系统在内容上充分考虑了商务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人才知识与能力,尤其是信息流动、资金流、物流管理以及商务经济服务知识。互联网环境。把知识作为核心,网络营销是核心。理解网络安全客户端和业务系统的需求计划,应用分析,系统结构设计,从基础到网络安全应用。专业实践体系和创业创新五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商务经济的专业特色。不同高校的学术准备水平、水平、特点、需要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同时,保持核心专业知识的统一性和专业性,也为学校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和特色提供一个专业化、建设性的环境。知识元分为三类:基本知识单元、可选知识单元和自定义知识单元。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学位主流,进行跨学科知识的选择,或自主定义新知识单元、新知识点或实践点,塑造自己的商务经济。专门知识系统。以及更加灵活的发展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体系。作为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高精尖专业,知识体系更加注重核心课程实验、综合实践工作、成熟项目准备、实战实战等多种形式和方式的实训实践。通过加强网络学习、协作和项目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六、知识体系的实施与推广
构建知识体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的基础。中国商务经济协会会长孙玲认为,知识建设是商务经济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务经济本科专业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内容而言,完全响应专业电商的需求,鼓励尽快推广。该知识系统正式发布后,已在一些高校和地区试行。由教委组织、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商务经济专业建设大会"在大连举行。宣传与解释华南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通过知识体系的建设,展现了自身在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专长。江西还建立了省级知识系统推广示范区。通过实践可以看出,知识系统在社会、学校、学生等方面起着三位一体的作用,它为社会提供了保证教学质量的系统,根据需要构建人才学习计划,使学生能够协调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部分高校在实施商务经济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并形成了扩展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比如,2007年浙江大学首次成立电子服务新学科,为专业人才提供了培训。现代化服务业的人才水平。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与 IBM共同组建了由教育部牵头的服务科学专家团队,正在进行服务科学知识体系建设研究,给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后续学习提供了保障。
结语
当前,基于各高校积极推进知识体系建设,本届学习委员会围绕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紧密结合以商务经济为代表的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根据《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开设本科横断式专业,建立以商务经济领域专业培训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分类分级制度,形成基于创新需求驱动的商务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有效的质量保证培训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德人. 创新创业型交叉学科专业的知识化探索与社会化实践——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及其规范性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0(1):43-45.
[2] 祁丽,朱虹,苏佳萍.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J]. 教育探索,2018(3):60-62.
[3] 王金英. 多学科交叉下数控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J]. 湖北农机化,2019(16):39-40.
作者简介:
杜宪,女 ,1986年5月,黑龙江工业学院,讲师,研究生
张晓艳,女,1983年11月,黑龙江工业学院,讲师,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