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奇趣情境创设的策略与应用研究
刘远雄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远雄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奇趣情境创设的策略与应用研究[J]. 计算数学学报,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088.
摘要: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随着学生学龄的增长,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人数日益减少,尤其对计算教学,大部分学生觉得计算课非常枯燥无味!因为计算课就是简单生活情境创设,然后就是大量的机械重复计算,并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在计算这方面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为此,作为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高度重视数学计算教学情境创设,要让课堂更有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更高效。
关键词: 计算;数学;奇趣;情境创设
DOI:10.12721/ccn.2023.157088
基金资助:

《数学课程标准(2022)》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促进学生发展,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如何促进?如何激发呢?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创设奇趣情境,是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奇趣:奇的本义是奇特、奇妙;趣,兴趣之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奇趣情境,不是浅层次的割裂的问题情境,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大问题情境。“奇趣”情境是指以奇为源泉、以趣为动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改变计算课枯燥无味的现状,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创设“奇趣”情境是对新课标的实践追求,是实现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有力抓手。由此,教师在计算教学时,用心创设奇趣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让学生在看似枯燥的计算中感受到数学温度与奇妙之处!下面就谈谈计算课如何创设并应用奇趣情境。

一、奇趣情境要具有故事性

奇趣情境要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小学中低段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特别喜欢公主王子的童话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心理特点,在计算课教学中,引用有趣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往往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例如,在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第一课时计算教学中,北师大教材的情境是出示几筐桃子,然后问:这些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这一情境与学生生活关联不大,怎样让学生产生较大兴趣,让他们有代入感?我们可以将静止的画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情境“动起来”,用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上课前,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有一天,逗姑娘要参加舞会,但是她睡过头了,正当她着急时,突然出现一道光,定睛一看,原来是前来救援的喵大师,为了让逗姑娘能赶上舞会,一辆华丽丽的马车是个必需品,车身已经用大南瓜变好了,现在还差车轱辘,需要用五捆木条每捆10根,再加两根,一共52根,把它们放进4个魔法罐中,就能变出车轱辘了,所以交给逗姑娘的任务就是要算出每个罐子要放几根木条,学会算52÷4,你能帮帮她吗?”学生很快被这样的故事吸引,沉浸在帮助逗姑娘解决问题中,在解决了这一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听有趣的故事,还帮主人翁解决了问题。学生就是在这样轻松气氛中掌握知识。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中选取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动力去学习,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奇趣情境要有时代性

《数学课程标准(2022)》课程理念:“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如今,科技发展迅速,教育也要紧跟科技时代的步伐,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也要让教学更贴近科技。

北师大版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是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教学,教材只提供了一个卫星图,如果老师只是按书本给出卫星运转一周所需时间,然后就开始计算教学任务,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我们采用介绍最近我国在航天事业取得非凡的成绩,鼓励学生有志做个科学家,并且播放我国最近卫星发射成功壮观视频给学生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正当学生为我国在航天业取得骄人成绩而感到自豪,心情汹涌澎湃时,教师顺势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体验做个科学家,这里有个卫星的运行时间……”我相信这样的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伊始巧妙地创设科技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为国贡献一份力量的平台,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整个数学课堂学习变得更加高效、有趣。

三、奇趣情境要有挑战性

奇趣情境既要神奇、奇妙,更需要数学味,让人不自觉地想去探寻问题的本质,激起学生挑战自我的欲望。

计算练习课,老师们通常会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如“今天我们进行XXX的巩固练习”,然后就是学生大量重复计算,这样的教学,看似节约时间,其实学生内心可能是抗拒的,随着学生学龄的增长,喜欢数学的学生人数将日益减少,随着知识的逐渐加深,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由喜欢变为畏惧。课堂学习效率往往大打折扣。《20以内加减法巩固》这一课,如果我们采用魔术情境,效果可能就不同,如王金发阳海林老师编注《魔术改变数学》一书引入这样的魔术情境:
  “师:今天老师想教大家玩一个数学魔术,你们想学吗?

生:想。(学生热情高涨。)
    师:你们知道,魔术师表演时需要什么吗?

生:斗篷、魔法棒、帽子…
师:哈哈,其实,魔术师最想要的是大家的一掌声。(学生

鼓掌。)
师:当然,还如大家所说,表演魔术需要道具。看,我今天

带来的道具是—薯片桶。
师:你们知道这里面装着什么吗?生:薯片。
师: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但老师要告诉大家,这里面装的是

数学的奥秘。(在投影仪下倒出骰子。)生:(哄笑)原来是骰子。”随后教师表演魔术:学生随机扔3个骰子,然后把3个骰子叠起来,老师迅速用薯片桶盖住它(盖住前已注意到最上面的点数,其它看不见)然后老师竟然知道剩下5个叠在一起的面的点数之和,学生感到非常神奇,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师再顺势引导说道:“神奇吗?今天就让我们来揭穿这个秘密。”
魔术表演是从营造神秘感开始的,一下子激起学生好奇心,而20以内的加减法巧妙融入到三个骰子魔术当中去,而这种形式让学生忘记了是在做枯燥的计算。而学生揭开数学魔术的神秘面纱,心里是无比高兴的,而当自己也利用计算成功地表演魔术时,又收获满满的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就自然喜欢数学计算课,而且学生学习内在动力是持久的。

以上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奇趣情境创设的一些策略和应用,策略应该还有很多,不限于以上三种,不同年龄段,心理特点不同,需要根据实际年龄特点实施不同的“奇、趣”策略。兴趣是学习动力源,使学习真正发生,是一切数学核心素养获得的基石,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新颖有趣,好玩,有神秘感,成就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当然,我们的奇趣情境创设,不能为了情境而情境,奇趣情境要立足于课标,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情,情境要和目标相契合,不仅要有趣味情,更要有思考性,启发性,能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论语》曾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说真正热爱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可见,孔子十分重视学习的趣味性,重视学习者的好奇心和兴趣。总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奇妙而有趣的情境,能瞬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参考文献〗

[1]苏能文.情景创设一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堂生动有趣[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4):1.
[2]王金发,阳海林.魔术改变数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