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冼春妮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冼春妮,. 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 教育实践与创新,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7038.
摘要: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体在社会当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的,毋庸置疑,微时代已经到来了,微时代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一定要以网络媒体的科技手段当作教学的载体。自“3.18”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后,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进行了相对的探讨,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 微时代;思政教育;创新与实践
DOI:10.12721/ccn.2022.157038
基金资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迈上了新的征程。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把握住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立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要不断地提出借鉴和推广德育助理这一优势模式,当然,从学生自身来讲,也要不断地学习思想政治内容,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和自我创新,这样才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把自己的思想时代化,社会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的人才,所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实践,我有以下的看法:

一.微时代的定义

微时代是一个通过媒体技术意义和文化高度融合的新时代,它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媒介,以微博、微信、微视等应用软件来作为基本的载体,用短小精悍的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内容来作为表达的方式。以这种传播方式,可以让学生接受更加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也会让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在思想觉悟上面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多样化的传播介质可以让信息快速地在各种终端内进行相互的传播。这样过来用户就会更快地了解到传播的内容,在信息传播速度和质量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麦克卢汉曾说: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和运用,都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在对于高校的工作者来说,运用一种新的模式来进行教学,也是一种非常大的挑战,但是这更是一种好的机遇。通过这种机遇可以把信息内容传播得更加快,传播效果也会更加的好,但这是一个创新和实践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要找到一种合适的传播路径和传播的方式。

二.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高校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这种趋势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的便捷。具体的表现就是在时间的缩短和运动的便利上,学生的信息范围是不再局限在自己身边的,他们自己的意识也是更加显现了出来。所以学生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从自己的思想上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对自己的一项提高。其实,在这种思想觉悟提高的基础上更应该提高自己的参与性,因为不仅热衷于私人空间也关注公众空间,这种微时代才会运用得更加效果好。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呈现了以下四个特征:

2.1丰富性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无论是生活还是教育都出现了更加便捷的一面,所以,运用互联网的高效和便捷是丰富了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我们了解到更加广阔的内容。传播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无论是在资源上还是在传播途径上都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方向,所以这就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这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2.2及时性

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我们是可想而知的,其实这十分符合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它也融合了现在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追求,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渴望。随着人们对新鲜事物追求的渴望速度越快甚至是反应的速度越快,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2.3参与平等性

微时代凭借着它的技术,构建了现如今传播信息以及生活道路的桥梁,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网络空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对参与的需求,每一个人也渴望多多地参与到网络空间当中来。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上要通过启发或者是连接的方式,让学生与微时代的信息连接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信息。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参与到这个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去,学生更是主要的参与者,他们应当以平等的方式,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网络时代的桥梁中共同的交往互动。

2.4精准性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的技术和优势是更加专业化的,它的数据也定位得更加的精准,所以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它可以更加定向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思想觉悟提升。

三.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3.1突出政治性

在高校当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定要突出政治性,因为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是政治性的熏陶。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如果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然是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所以,青年学生一定要围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对自己、对社会、对生活进行更深一步的要求。要了解社会的发展也要了解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的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的践行者。

3.2体现熏染性

中国到现在为止崇尚中庸和谐的思想,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结合微时代的背景下,它是对这项教育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的,高校工作者应该营造这种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微时代的传播的过程中,做好传播的推进者。在传播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是提升教师思想价值观的时候,要保证传播的信息是正确的积极的,在管理机制上面和资源配置上面要达到和谐统一,并且在学校当中也要建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让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融合到学校工作当中去。

四.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4.1线上线下,打造阵地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信息传播是具有多样化的,需要加强相应网站的建设,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打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在线上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支持教育,通过搭建的平台建立的立体网络,并且要以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依托,要统筹发展,让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利用资源共享的优势,提高教育工作的效果。

4.2着眼细微,创新模式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该紧紧的依靠课堂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教育,也要不断地通过社会各种现象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要通过一些电影和热点事件的主要内容和学生进行讨论。只有在讨论的过程当中,也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4.3思政交流,展开对话

在微时代下,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过程,更是主动地去交流的过程,所以通过思政交流展开对话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可以通过微时代下的各种传播途径,加强学生的思想交流,通过交流来展开对话。

总而言之,在现如今的网络化时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的模式,可以加快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也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明确化的落实。通过创新教育模式,让学生对一些内容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所以这种现实的感受和网上的学习在微时代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通过技术的优势和网络的运用使活动现场更加到位,参与也比较广泛,效果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 万莉莉. 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18).

[2] 张昕欣.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 文教资料, 2021(4):86-87.

[3] 郑灵敏, 陆振生. 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 41(15):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