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在当前农村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非常重要。体育教学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也受到了学校和社会更多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强健学生的体魄,同时还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不断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设施落后
农村小学不仅鲜少设有足球场、排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就连基本的橡胶跑道也难以全面满足,部分偏远农村小学甚至还沿用着煤渣跑道。
(二)教学思想落后
相比城市,农村“学习是唯一的出路”的思想更为根深蒂固,体育对升学率并无太大影响,许多农村小学的体育课被压缩甚至是取消。
(三)教学手段单一
农村小学的体育课大部分流于形式,总是做做热身运动后让学生跑几圈便让其自由活动,临到期末再安排一下体测便了事。
(四)教师资质不足
相对于城市教师而言,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相对欠缺,体育教师更是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体育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在一些具体的体育动作上,教师无法身体力行地给学生示范动作的要领和技巧,以至于学生很难对体育技术动作有准确的认知。
二、农村小学体育创新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促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在备课、授课以及课后评价等一系列环节寻求突破,创新体育教学方法,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备课阶段,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出发,科学设计授课内容;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既要忠于教材,又不能完全局限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宜对学生进行过分拔高。人类个体的发展具有多向性,因此,为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让所有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体育教师必须秉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因材施教。在课堂授课方面,体育教师要努力营造出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二)积极开展课外体育实践活动
为推动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农村小学应定期组织开展体育实践活动,如举办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网络课程或室内课等机会,为学生播放一些精彩的体育赛事视频,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视听审美体验,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学校还应联合村委会、家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例如,学校可倡导家长在劳作之余,带领孩子一起参与体育运动,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帮助其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在校内外良好体育氛围的影响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必定会进一步增强,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
(三)理论与实践并举
不止于与体育学科,理论与实践并举是所有学科教学需要考虑的问题,当下农村体育教学过于片面,教学整体上以课外活动为主,但是活动内容却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体育学科尽管偏向于实践性教学,但是专业性的体育教学依然离不开理论性的内容,如体育发展历史、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营养安全等等理论性的知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方面,农村体育教学应该将运动项目细节化,将主要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训练内容,优化体育训练的活动内容。
(四)多样化教学方式
就目前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并不是很强,再加上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滞后性,导致学生兴趣更加低。所以,教师需要积极进行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创新,引入小组合作法、游戏教学法等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方法有不一样的作用,具体得结合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如在准备活动中,很多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跑两圈。这样显得比较枯燥死板,很难达到准备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对接下来的教学产生不良影响。为此,教师便得积极做出改变,引入拉网捕鱼、换球接力等游戏让学生主动跑步热身,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然后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自主练习。等到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巧后,再让学生分组学习,将自主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拿出来讨论解决,教师从旁协助,这样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五)学校需完善体育教学设施
农村小学阶段学校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要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资金的投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设施,如购买一批符合标准,适合体育教学的器材。同时,农村体育教师还需要创造性地和学生一起制作一些实用的体育教学设施。教师还可以在现有体育教器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造,充分地发挥器材的多样性功能,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如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标枪在操场上做一个简单的足球门来让学生进行足球射门练习。在篮球曲线运球训练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标枪的设置作为障碍物,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在接力赛跑的时候,也可以用废旧饮料瓶来代替。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
(六)引进专业教师,提升教学资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其教学水平关系农村小学体育创新教学的质量改进。学校应引进优秀的体育教师资源,在引进或招聘体育教师时要更注重专业技能。此外,学校要注重现有教师的再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和开展讲座,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以往的体育教学难以适应时代对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农村小学迫切需要进行体育创新教学以回应时代的需求。关于如何推进农村小学体育创新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不仅需要农村小学在教学实施、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师资质等方面进行“鞭催快马”地落实,更需要整个社会将目光投向农村小学体育这一“弱势环节”。
参考文献:
[1]陈志山.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学刊, 2003(5).
[2]王威.素质教育下如何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J]湖北体育科技.2008.
[3]丁振宾.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