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认识到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发现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就需要逐步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融入学习过程当中。
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需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学生会更好地融入到整个学习活动当中。
其次,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去探寻全新的问题解决方法,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若遇到生活问题,可以借助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得以全面成长与发展,积极地融入课堂当中。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现状
教师由于职业倦怠,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抱着一种随便教教的态度,不愿意自主开发“综合与实践”的内容,或者部分教师过于忙碌,只能把时间花在学生解题的正确率上,对“综合与实践”未给予更多的关注。新课标中提倡教师要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正是由于其对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方式的认识还处在表面阶段。另外,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在设计教学方式之前没有具体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协作学习保证人人参与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每学期固定的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亲历和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因而更应注重在探寻世界中体验、感受并收获。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与课程理念一脉相承。小组合作采用异质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别、学科的强弱等等均衡分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学习,可以采用岗位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
2.提供独立的学习时空
独立学习与协作学习看似对立,但是只有在开展协作学习之前让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与探索,才能在协作过程中将他们自己的深度想法与同伴交流,只有这样的交流才是有质量的交流。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确定起跑线”的小组协作活动环节,笔者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再在小组中开展交流,学生通过先期的独立思考对确定起跑线的位置即第一条起跑线画好后,其他起跑线怎样画才能公平就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独立的见解,在交流时就能各抒己见,最后再进行头脑风暴,才能实现集小组智慧于一体的目标。
3.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
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特别是组建协作学习小组的初期,学生在协作中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应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思考、表达。看似简单的三点要求,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期持久的训练,才能培养其良好的倾听与表达的习惯。
4.引导学生总结与反思
在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协作交流后,一定要让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只有通过总结反思,才能让他们把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所接收到的不同信息集结起来,形成最优化的学习成果,将所学内容内化于心。
(二)问题驱动促使自主参与
为了保障活动课程顺利开展,教师需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之一。要达到这一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问题驱动。于是,笔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由现实的问题引起,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通过自主探究、交流研讨等一系列思维操作活动,使具体问题得以解决。该模式一般要经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交流研讨—深化整合,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知识建构”等环节。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用于数学文化类课程内容的实施。
(三)项目学习促进深度参与
项目学习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它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的独特价值以及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于是,笔者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采用的是基于项目学习的整合性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项目为主线,去寻找完成项目任务的方法和途径,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是过程而非结果,通过这个活动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笔者设计的项目活动都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经历了“呈现任务—制订计划—准备筹划—开展活动—总结反思”五大阶段。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活动的推进也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这就使得学生更加地投入,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参与。
四、结语
落实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推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优化,同时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意识到这点,并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霞芬.发展与实践——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的探索与研究[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