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已经逐渐从基础运算向简便计算过渡。简便计算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简便计算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计算速度慢、容易出错等。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提高简便计算的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一、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简便计算能力的优势
第一,提高计算速度: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完成数学计算,节省时间。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多,计算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提高计算速度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第二,减少错误率: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减少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通过熟练掌握简便计算技巧,学生可以更有信心地进行计算,从而降低出错的可能性。第三,增强自信心:当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时,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升[1]。这种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第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简便计算方法往往需要学生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分析问题、寻找规律等。通过学习简便计算,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五,提高解题能力: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在六年级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多,解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第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简便计算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运用,这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七,激发学习兴趣:简便计算方法的运用可以让数学计算变得更加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学生会更加投入地学习数学。第八,为初中数学学习打基础:六年级是小学到初中的一个过渡阶段,简便计算方法的学习可以为学生进入初中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了简便计算方法,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会更加轻松[2]。
二、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简便计算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第一,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和分数、小数等基本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第二,强调规范性的书写: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应该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包括数字的书写顺序、符号的正确使用等。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书写错误而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第三,鼓励使用辅助工具: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尺子、量角器等辅助工具来帮助他们进行简便计算。但是,在使用辅助工具的同时,学生也应该理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以便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第四,培养检查和纠错的习惯:学生在完成计算后应该养成检查和纠错的习惯,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他们可以采用反向计算、估算或使用其他方法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二)强化计算练习,提高简便计算能力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笔算、口算和心算进行强化,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他们的计算练习,可以在一节课上给他们留下两三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做一些运算。可以定期举行笔算、口算、心算等竞赛,设立一定的奖励,既能调动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他们的简便计算能力。口算是心算和笔算的基本,所以教师们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孩子的口算水平[3]。好的口算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数学运算水平。口算的速度和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计算水平,教师们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运算水平。要使每节课都有口算,才能提高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比如,在六年级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以后,可以利用分数的简便运算,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如:63×(1/9+1/7),可以进行如下简便计算: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可以有几种计算方法,很多学生都先进行了括号中的分数加法计算,同样得出了答案,但那样花费的时间较多,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上述简便计算,从而提升计算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常常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收。在当今社会,我们要重视和转变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实践中,要做到“以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多变”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技能[4]。因为人是独特的,所以思考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教师要让学生“天马行空”地去思考,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比如,在教六年级数学时,教师问30×(1/5+1/6)=?有的同学回答得比较快,有的同学也像教师那样做了30×1/5+30×1/6=6+5=11,也有的同学用了30×(6/30+5/30)=30×11/30=11,也有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教师应该允许和鼓励这些不同意见的产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简便计算能力。
(四)教会学生一些简便计算的技巧
在简便计算中,可以利用一些比较简便的方法。例如:在计算一组数的和时,我们可以利用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数的顺序等进行计算,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错误。在计算分数时,也可以利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在进行简便计算时,我们要对基本运算的方法及运算顺序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例如:“先算四则混合运算,再算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等。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运算也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计算。例如:在计算带分数的和时,可以先把带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来进行简便计算;在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可以用两个十位数相乘或用两个十位数相除来进行简便计算。
结语
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简便计算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增加学生的计算练习,培养他们简便计算的意识,并引导他们掌握常用的简便计算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5]。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包括规范书写、使用辅助工具、检查和纠错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将有助于学生提高他们的简便计算能力,并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数学挑战。
参考文献
[1] 冯莉秋,左崇良.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问题及改进策略[ 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10) .
[2] 王晓星. 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简便计算的能力[J]. 考试周刊,2022(7):82-85.
[3] 桑楠. 看题抓数字特点整体解决——小学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的方法指导[J]. 新课程,2020(47):115.
[4] 王丽兵.儿童简便运算能力培养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 J] .浙江教育科学,2020(1) .
[5] 周艳红.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D] .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