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创新研究
王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敏,. “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创新研究[J]. 教育实践与创新,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115.
摘要:
小学生的年龄以及性格特点决定了小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年龄段思维特点,小学音乐这个极容易被众多教师以及父母忽视的学科也有其独特性,音乐教师应该乘着“双减”政策的东风,不断创新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但是这个创新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为未来整个人生的学习铺平道路。
关键词: 双减;小学音乐;实践创新
DOI:10.12721/ccn.2022.157115
基金资助: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双减”就是这套改革组合拳里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小学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积极锐意创新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加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分析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构成要素,不断探索如何推进小学音乐的优化发展,助力基础的义务教育能更好地发展,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发展,为他们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一、开展歌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开展游戏化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这种形式能够在胜负欲的影响下更好地帮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都会利用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这种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来说,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只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点,也更能保证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效。比如,在教学“爱的旋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对这首歌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整体旋律进行了解。在带领学生对歌曲进行短暂的练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私下对歌曲进行练习,并且在下一节课堂中开展歌曲比赛,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歌曲比赛,对这首歌曲进行演唱,在比赛当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一份小礼物。在下一次课堂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来开展歌唱比赛,首先让所有学生通过编号的顺序进行演唱,在演唱完成之后全班同学要挑选出自己认为唱得最好听的前三名,并且将他们的编号写在小纸条上,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纸条上收,并且进行唱票,更好地保证过程的公正性。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中。

二、合作学习,学生组织趣味的重要源泉

在音乐整体的教学模式之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对小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来说,小组合作的学习机制可以让学生在组织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思维得以不断碰撞,进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身音乐素养。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往往有较强的好胜心,更容易在竞争中参与音乐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在音乐教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第一层面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断交流和讨论,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在另外一个层面,合作学习中,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进而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主场,提高他们在音乐学习方面效率。依然采用《森林狂想》这一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说明上述观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森林和音乐的魅力,音乐教师可以将传统课堂转变成一个“森林家庭”文艺汇演的新颖形式,学生自由组合,组织整个文艺汇演的进行,自行安排音乐的主题以及汇演顺序,挑选或者制作适合自己表演节目的道具,音效和台词设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合作完成,进而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只要传达一个要求,那就是全班学生一起演绎,同时应该合理搭配各小组的,避免有些小组十分活跃而有些小组因能力不足开始浑水摸鱼。只有所有学生参与这场课堂文艺汇演,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效率才能有效提高。而效果也将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小组合作的文艺汇演形式,学生可能会写出精彩的开场词,也在摸索探索之中学会了利用自己身边常见的纸片、沙球等各种工具来制造声音,不断发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学习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小组合作的学习机制,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组织活动过程中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在另外一个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团队合作带来的成就感,进而更加热爱音乐学习。

三、自主学习,给学生想象力提高发挥空间

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创造性情境、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形式,以此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有利于其本身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音乐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传统落后的音乐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树立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势在必行。在这个背景下,如何与其他文化教育课程相区分,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进而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事件范围内鼓励学生更好地思考、探索以及利用所学的知识,不断想象,是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其区分其他学科的重要指标。低年龄段是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学生想象力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并拥有相对广阔的舞台。同样以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说明上述观点,在《小小雨点》相关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第一步可以设计适合学生的问答环节“小雨点滴落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反应,那么大家可以告诉老师小雨点会滴落在哪里,又会给谁带来快乐呢?”学生热烈地回答,千奇百怪,富有童趣。这样富有童趣的问题很好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想象力也得到肆意的发挥,生成一个个富有童趣的答案,他们积极思考,纷纷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倾听完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编排,有的是这样编排的:“小小雨点,落在池塘里,鱼儿乐得摇尾巴……”还有部分的学生是这样改编的“: 小小雨点,落在森林里,小树乐得快长大……”不同学生的改编结果不同,也恰好体现了这种自主学习的作用。总的来说,自行改编音乐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学习的魅力,趣味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乐趣,另外一个方面,在改编歌曲的过程中需要较强的乐理知识以及音律感,而这些要求也是学生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知识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成了切切实实的课堂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结论:自 2021 年 7 月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双减”政策,主张减轻义务教育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课外辅导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线教师的科学规划十分重要,如何基于此背景创新小学音乐的教学模式是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立足于这个教学改革的大背景,探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