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互动指的是家庭、幼儿园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携手共同解决育儿问题的一种幼儿管理模式,在家长、教师统一幼儿管理阵线的条件下更好地开展安全教育、生活教育等活动,同时家庭、幼儿园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强“三全育人”,提高幼儿教育的管理质量。
一、家园互动的重要意义
(一)家园互动能够增强家长与幼儿教师的沟通
幼儿从出生开始就深受父母行为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幼儿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父母的世界观影响着幼儿如何看待事物以及幼儿的行动。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性格存在一些弱点,必然会对幼儿的性格造成影响,使幼儿的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幼儿逐步成长后体现出来。而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集体环境以及教师的教育观念上,决定了幼儿学习认知、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的发展。由此不难看出家园属于不同的教育领域,家园合作的实施能够搭建起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桥梁,使持不同教育观点的双方通过交流观点,沟通意见,保持行为习惯培养的一致。
(二)家园互动能够强化家庭与幼儿园的深度配合
对幼儿的成长来说,家庭与幼儿园起着相互补充和相互配合的作用,二者构成了有机整体,在幼儿的学习和成长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家长与幼儿教师都要明白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是纵向的,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是横向的。家园互动能够帮助教师和家长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家庭和幼儿园的深入配合,统筹不一致的教育观点,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幼儿教育中家园互动的运用策略
(一)进一步推广家园互动教学理念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父母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孩子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要为父母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父母了解科学保育的重要性,并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责任。”可见,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支持、协助父母改善家教环境,提高他们的科学育儿能力,这是教师的职责,也是他们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素质的需要。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建立起感情的根基,建立起情感交流的渠道,才能真正地了解、交流、合作、共同教育幼儿。
(二)搭建家与园之间的合作机制
家园共育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而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必须要有合作和互动的意识,积极地建立起家园协作的关系,实施“家园共享”的模式,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教师要对家园互动模式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为家园互动建设提供支撑。教师可以做好家访工作,组织好家长会,设计亲子活动,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成立家长委员会,共同推进家园共育项目的实施。家园共育的模式没有一个统一的流程,教师作为主体,应该在家庭协作互动机制的应用上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师生互动可以分为网上互动和线下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做出合理的选择。例如,线上互动,教师邀请父母参加家长会、亲子活动等,为父母提供丰富的教育资讯,让父母体会到不同的教育。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家园互动,都离不开家园共育这一主题,教师制订教育方案、与父母在教育上的更多共识,都可以保证家园共育模式的成功实施。教师构建有效的社区协作互动机制,是保证“家园共享”模式顺利运作的前提。
(三)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家园互动
文化的浸润是无声的、渐进的、潜移默化的、长期的,作为育人主体的学校,特别是教师,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责任。就学前教育而言,教师可以适当地在学前教育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并施加一些人文精神熏陶。教师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时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充分照顾到幼儿的身心发育程度和认知水平等情况,筛选出最适合学前教育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选择上要偏于古诗词文名篇、家风家训、名言警句、寓言小故事等,帮助幼儿建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同时也使幼儿更具有传统文化知识底蕴。家园共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在某些方面上是具有共通之处的,教师要利用好两者的关联,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这就使家园共育有了具体的文化支持,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了载体,与此同时,幼儿也得到了更高质量的教育,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四)结合信息技术,促进家园互动的开展
家庭的多元互动已成为当代幼儿早期教育的一种生活方式,资讯科技的普及使家庭连结得以实现,家园网络的有效运作也为新时期家庭教育的建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家庭网络的交互运作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大部分家长缺乏专业的教育观念和知识,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给父母提出合理的意见,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以推动家庭共育模式的实施。在家园共育中,教师要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进行具体的操作与引导。由于大部分的幼儿父母都有各自的工作,在教学的时间、空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与父母进行网上交流时,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意识不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家长,分层分级是最好的选择。教师要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科学的归纳、归纳、分析,为促进家园共育模式的成功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管理模式优化升级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家长、教师携手育儿,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理清责任边界,明确共育目标,科学分析学情,推行常态化原则与针对性原则,还需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丰富共育形式,注重监督反馈,同时合理引用社会力量,继而基于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娅丽.互动策略撑起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一片天[J].数据,2022(3):164—166.
[2]龚书静,张玲玲.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1):78—82.
[3]房营营.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途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