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
郝建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郝建华 ,. 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J]. 计算数学学报,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085.
摘要: 计算知识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计算教学重视程度,加快数学计算教学观念转变,依托多元化的计算教学资源、创意性的计算教学设计,为学生数学计算学习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数学计算知识学习内化,推动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发展。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数学运算能力,能够对数学算理、运算规律建立自己的理解,教师基于这些学情特点,针对性展开计算教学应对,提高数学计算教学品质,改善学生数学计算学习效果。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提升
DOI:10.12721/ccn.2024.157085
基金资助:

引言:计算模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计算综合能力和计算综合素养的基本实现路径。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内心深处重视计算模块有效教学研究,并充分立足当前计算模块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和方法,从而逐步提升计算模块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数学计算模块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可以逐步深化数学教师对计算教学规律的把握,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

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可以有效促进深度学习。数学学习最忌讳人云亦云,只有秉承质疑精神,勇于打破思维局限和常规认知模式,才能发现新问题,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和思考的激情。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一款速食产品宣称每100克含有30克的蛋白质,是否真实?学生需要从广告中提取关于蛋白质含量的数据,上网查阅一般食品中蛋白质的推荐含量或标准,借此判断广告中的数据是否夸大或准确,促进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再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某建筑公司计划修建一座桥,声称这样可以减少交通拥堵,你认为这个理由令人信服吗?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需要收集车流量、平均速度、事故率等数据,借此了解当地的交通拥堵情况,然后依据收集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新桥建成后可能带来的变化。学生借助模型分析结果评估交通状况是否真的会得到改善。通过这样的引领,学生可以利用数学计算知识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

二、运用新型技术,促进深度计算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深度学习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展现信息技术魅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比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等工具,对图形进行拉伸、旋转、平移等,使学生立体认识周长、面积、体积、角度等,同时引入更多原理,诸如“两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等,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深度解析。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计算工具,如电子计算器、Microsoft Excel等,借助方便快捷的计算软件,学生可以用其进行各种数学计算、数据分析,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数学学习方法。此外,学生在计算时常常因为粗心大意导致计算错误,又查不出到底哪里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软件中的测试和反馈系统,在线检测和批改自己的数学习题和试卷,给出更高效的计算方法,提升学生的深度计算能力。

三、提倡自主学习,培育合作精神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是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改变小学生的学习依赖心理,是数学教师的重要责任。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以自主学习促进深度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探究较复杂和深奥的数学知识,发挥大家的智慧和才干,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合作素养。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班级联欢会需要购买一些桌椅,已知桌椅的单价和所需的数量,现在需要计算购买桌椅的总价,并找出最经济的购买方案。”在问题引导下学生自主分组,学生分工完成任务,有的负责查找各种文具的单价,有的负责计算所需文具的总价,有的负责比较不同购买方案的经济性并做成表格,通过组内讨论确定最终购买方案,组间一起讨论各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总结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收获和经验。

四、动手实践操作,提升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是新时代数学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向。陶行知说过:“在劳力上劳心。”这句话强调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和创造,意在引导学生借助动手实践和操作,对数学概念和定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在统计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数据,如一周天气、家庭每月开支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制作统计图、对比统计图,逐渐形成能驾驭各种数据的能力。新时代的小学生较缺乏动手能力,教师应肩负起自身的责任,拓展动手实践的渠道,使学生都能获得进一步的成长。比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学教具,学生用木板、塑料、纸箱子等制作直尺、卷尺、量角器等,要求保障刻度清晰准确,易于读数,然后用自己制作的工具测量生活中的物品。家庭作为动手实践的重要场所,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劳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品制作学习工具,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五、强化情境教学,优化计算体验

全面深化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对相关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师强化计算模块教学组织的重要组成内容。情景搭建不够科学,自然会影响到情境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在情境教学中注重给予学生指引,真正挖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逐步提升计算模块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模块小节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展示具体的计算案例场景,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题目的计算,在场景中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题目的计算步骤进行清晰展示,让学生在案例场景中逐步感知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流程。其次,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场景,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含哪些算理算法?如何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题目?如何借助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立足问题的指引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梳理,并总结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规律。再次,教师可以构建互动场景,如运用学生自主回答或者课堂随机提问的方式,鼓励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题目解决方法的认识,并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积极构建互动场景,在互动中分析学生遇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最后,教师要构建生活化场景,如在作业布置中让学生结合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知识帮助父母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而在情境教学中助力学生计算能力和计算素养的全面培养。

结论:加强小学数学高年级计算教学的改进优化,既是深化学生数学计算知识认知理解,改善学生数学计算学法应用的有效路径,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塑造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精简计算内容、开展游戏竞赛、增加估算训练、强化运算技巧等,都是高年级计算教学改进的可选策略。教师根据数学课堂计算教学的实际需求,灵活选用上述计算教学手段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强化学生数学计算技巧和计算思维,有效落实提高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于晓梅.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J]. 试题与研究, 2023, (01): 103-105.

[2]李杏梅.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试题与研究, 2023, (01): 144-146.

[3]邢勇鹏. 小学数学计算题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J]. 基础教育论坛, 2022, (36): 91-9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