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班集体是其成长的主要环境,班主任是其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引导者。班主任一直都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中的中间力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牢固把握生本教育理念的相关要求,通过加快班规的建设、加强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构建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关爱中对学生进行情感融入等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快班规的建设,突出班级管理的制度化
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要把“硬件”设施的建设作为基本的出发点,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要遵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原则,借助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在“制度化”的管理规定中让班级更具生命力。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使得师生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学生成了只能乖乖听话的“小白兔”。在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限制,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把班级制度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首先,班主任要适当“退位”,有效释放自己的权利,考虑全体学生的意见,在规章制度的建设中既要明确奖励制度,也要制定惩罚措施,废除以往不利于班集体全面发展的制度和规定。其次,班主任必须强调班集体的规章制度不仅是针对学生,而是基于整个班级的发展需求制定的,因此班级制度也包括对班主任的约束和管理,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确保每个学生都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有效执行班级的规章制度,确保班级管理的创新性能体现在班级工作开展的各个层面。此外,对一些违反班级管理的学生,班主任就可以结合班级制度的规范对其进行干预和处理,这样一来,就能让班级制度的施行更具说服力,让制度落实更彻底。
二、加强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生本教育理念之下,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加强营造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力度,强调把生本管理思想贯彻于各个管理阶段,从生本的管理方法向常态化管理过渡,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与此同时,遵循生本管理思想,班主任还应采取各种班级文化管理手段,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学习气氛当中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学习观念,这对于学生核心素质提升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首先,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班主任应调动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性意识,并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班级规则的制订当中去,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组织能力,同时以组织实践教育活动等形式融入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和管理效果。其次,班主任可以合理运用数学教材内容,辅助进行班级管理活动,面向小学生多样化地开展道德品质与人文修养的培养。最后,维护班级秩序,保持清洁的卫生环境。班主任的工作重点是要让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形成良好的班级学风和班级纪律,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生本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的结合就是要确保这一点,从而为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以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实践活动为例,学生在完成独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保证生本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真正应用,完成生本理念和生本实践教育之间的过渡。
三、在关爱中对学生进行情感融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既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质量,又要充分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开展相关校园环境的整体提升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自身的沟通艺术会直接给整个班级管理工作带来重要的影响。只有班主任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够对整个班级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在不断完善学校与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切实保证整个校园保障体系的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高效率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要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给予学生周到的关怀,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发情感共鸣,使学生全面感受班主任的关怀。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够较好地与班主任合作管理,推动班级良性发展。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常常与学生促膝长谈,探讨一起观看的卡通片和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与他们有着共同认知和爱好。闲暇之余,教师还可以与学生玩游戏,成了他们团队的一分子。此外,基于对学生发展需求的掌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语言与他们交流,使他们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重视,继而树立更加自信的态度。比如,针对本班有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教师可以每天给予他更大的鼓励。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让该生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交流,让学生有机会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更加敏捷。
四、结语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对于小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一种举措,更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将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充分落实于实处,班主任有必要转变原有管理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责任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实现班级管理到自我管理的合理转换。。此外,班主任应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注重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并落实预见性管理,提高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发鹏.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研究[J].学周刊,2022,14(14):175-177.
[2]宋玉琴.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研究[J].学周刊,2022,15(15):170-172.
[3]马玉林.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2(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