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数学计算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技巧的传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综合素养。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强调机械记忆和重复练习,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对计算能力的理解表面化。因此,研究和探索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有效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计算教学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计算是一个逻辑严谨的过程,学生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操作,这要求他们进行逻辑推理、分析和判断。通过数学计算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逻辑推理的模式和规律,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理清问题的思路,培养他们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2.促进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计算涉及到实际问题的转化和求解过程,学生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思考问题的核心点,分析问题的本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学生将逐渐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创造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3.塑造数学思维习惯
数学计算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数学计算教学,学生将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这些思维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1.增加学生对数字的敏感。
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入手,并且,这些能力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不能局限于教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展示数字,为他们创造数字的情境;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和数字的计算。比较简单的,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试着认识钟表、年月日、日常购物的人民币使用等,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数字,以及对这些数字进行计算,激励他们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和探索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推动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突破的动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在各个方面都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2.为学生设计随时的计算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计算训练,寻求教学的突破性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对数学的基本重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数学中,计算是基础,它也是一种基础的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必须要拥有的,老师们必须予以唤醒。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数学教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每节课之前,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练习;或者是在更深层次的发展课堂计算教学,比如在每节课中,寻找一些计算题,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抢答、小组接力回答等形式,对回答好的学生或团队进行奖励,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整体发展。
3.增强学生的估算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估算能力的培养。提高估算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得到更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的计算速度得到加快,而且,估算是小学生的必修课,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对他们的整体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些生活情境,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些比较快捷的估算,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一些购物的环节等,要求学生去购买指定的内容,并进行一些价格的估算等。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一般都是配合心算的,也就是说,不用笔,也能算出答案。其实,口算可以说是培养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对计算能力的一种升华。在这样的情形下,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比如,让学生记住加减法的口诀,让他们对这些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其次,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多设些题目,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做。到了某个程度,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学习算盘等,虽然这一传统的计算工具已经被计算机所替代,但它仍然蕴含着我们古代人民的智慧,而且它是可以被感受到的,让计算过程变成一个可以观察、可以感受、可以操作的过程,这与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知识的情况相一致,将数学的计算环节转化为可操作的过程,经过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心中就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珠算模型,从而可以提升他们的口算能力。
5.引导学生课外实践,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在对学生进行计算知识能力的培养中,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对于计算思维的构建,通常情况下,老师在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计算训练之后,通常只会给他们留几道计算题,让他们去做。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仅靠课后习题的方法,并不能帮助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思维,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计算思维不能真正地形成,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始终不能形成一种系统性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计算课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除了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算理之外,针对学生的课后延伸,也要积极地对其进行指导和延伸,从而达到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系统化、科学化的学习目的。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了教学之后,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活化的实践,例如,鼓励学生在日常购物等生活场景中,利用计算知识来解决问题,实现计算知识应用的常态化,从而对其进行训练和培育,从而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上,形成系统化的学习。
结语
总之,计算是具体的推理,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地进行计算是最基础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落实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从而发挥计算教学的价值,使计算教学散发新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陈瑜.计算,让数学课堂教学回归本真——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初小学生计算能力[J].数学教学通讯,2019(35).
[2]胡新华.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
[3]徐倩.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四注重”[J].小学数学,2018(24).[4]谢培培.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与计算能力的策略[J].教书育人,2018(19).
[4]冯振国.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J].陕西教育:教育,2015,21(5):48-49.
[5]张泉.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5,21(11).
[6]李文丽.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