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数学作业的设计与优化已经成为帮助课堂、拓展知识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任务繁重、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以作业结果为基础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实践作业任务伴随着这些问题,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反而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再加上,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学生们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就找不到及时、有效的改善方法,导致数学的学习和能力不断下降。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将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实用价值较高的课外活动,并通过改进教学评价制度,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寻找改进的途径。
一、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原则
在实际实施双减政策的时候,教师要有明确的工作原则,能够坚持以学生为本,落实各项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基本权利和基本要求。在具体执行中,政府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强主导力量的使用,并将多方面的工作整合起来,让教育、社区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落实这项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应该进行试点措施的使用,及时解决试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地方需要调整相应的措施和方案,以便更好地适应地方需要,从而使项目的执行工作更顺畅,降低各种矛盾。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知识,而不是单纯地运用题海战术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课后教师要加强与同学的沟通,能够持续提高学校的课后服务水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也能对学生所欠缺的知识进行归纳和分析。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不仅要看成绩,还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课堂表现,特长等多方面进行统一分析,使学生得到更全面更综合的评价。
二、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措施探讨
1.转变作业观念。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的改变能确保具体行为的顺利执行。要改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必须把握好教师、家长、学生三个方面。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加强对有关理论和政策的学习和研究,广泛涉足各方面,积极参加研讨,以推动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改变父母的作业观念和教育理念,让父母陪着自己的孩子学习,陪伴完成一些动手实践作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父母的指导和监督作用。针对学生的作业观念改变,老师和父母应该给予他们的鼓励与支持,了解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这样才能减轻他们的家庭作业负担。
2.考虑学生学习特点调整学生课程作业。为方便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张扬学生的数学学习个性,教师应与教科书中的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与教科书中的主题内容紧密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给予足够的重视,重视学生的学习接受度,顾及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学生所掌握的数学个性需要,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调节。教师能够就数学课程的知识内容,对数学个性化作业进行调整,改变数学作业的数量,并创新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
3.拓展解题思路合理控制题量。随着“减负”政策的实施,小学学生回家后的家庭作业数量也有了一定的限制。在小学教学中,布置作业并不是为了让学生经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后作业的指导下,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把所学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技能,这就是布置课后作业的基本目的。所以,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教师可以采取适当控制题量,拓宽解题思路等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设计。
4.注重作业趣味化。对于小学生而言,完成作业的过程是相当乏味而且枯燥的。但是,如果让数学作业的设计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突出它的个性化,就可以让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固有认识发生变化,从而减轻并减少一些学生缺乏主动完成作业的愿望的现象。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数学个性化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尽可能地选取与小学生学习需求相适应的内容来布置作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作业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作业。
5.合作式作业的设计。细心的老师们会注意到,现行的数学教学大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验。根据学术知识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每一单元、每一框架中都设置了相关的作业,以便与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发现、探索、补充和强化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达到最大程度。因此,老师的设计应该允许多名同学共同努力。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学习案例、交流理解。
6.注意作业分层。每一个班级大概都有几十名学生,显然,这几十个学生是几十个不同的个体,他们之中每一位的发展和他们的性格、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若教师设计的作业是一对多的,小学数学很难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也不可能使课业最大化。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设计不同水平的作业,为各年级的学生选择,通过家庭作业获得最大的发展。上课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差异安排不同程度的作业,并给学生定义所需的答案和问题。用这种方法,使好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低等学生吃得少。比如,在完成某一单元的课程内容之后,老师通常会选择两类问题:核心整合问题和延伸问题。本题根据学生的要求,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
7.提升作业实践化。通过对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进行实践,既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个性化作业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学以致用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自己动手完成教师设计的个性化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激发,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自信心。为此,在整个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数学作业的设计进行实践,以此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技能。
结语
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也不能一成不变。每个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要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基础来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这样才可以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去学习,去理解他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个性化的数学作业设计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但它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生变化,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应当积极地探索出一种更适用于小学生的数学作业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郑雪凤.例谈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1(2).
[2]钟先云.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8).
[3]陈玉生.素养为本的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