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平台,其教学模式和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亲和力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研究立足于亲和力提升,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思政课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研究指出,亲和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完善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还能够提升现有的中学思政教学质量,并实现一个更为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 以提升亲和力为导向的中学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完善学校德育教育体系
亲和力是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德育教育体系中,思政课教学占据了核心地位,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亲和力,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传达思政课程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亲和力强的教师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真诚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政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的熏陶。此外,亲和力还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思想道德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完善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能够提升现有的中学思政教学质量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程对于他们的影响深远。教师的亲和力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行为模式和学习态度。教师如果具备较高的亲和力,可通过平等、尊重、理解和关心的方式减少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更加愿意接受和理解思政课的内容。有研究表明,教师的亲和性与学生的学习成效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提升亲和力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活跃度,还能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从而提升了中学思政教学的整体质量。
1.3能够实现融洽的课堂氛围
在部编版九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比如“网络正能量”、“身边的榜样”等,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引入主题。通过讲述身边人的真实故事,教师能够将抽象的道德法规和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的具体案例。例如,当讨论诚信的重要性时,教师可以分享身边人因坚守诚信原则而获得积极结果的故事,或者因失信而带来的消极后果的案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生动的道德课程,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打破了传统的师生界限,实现了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亲和力的提升有助于构建起这样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思想上能够得到提升,情感上能够得到共鸣,行为上能够得到引导。
2. 以提升亲和力为导向的中学思政课教学创新与实践的措施
2.1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思想观念
为提升教师的亲和力,首先需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思想观念入手,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教育部门可定期组织教师参与职业道德、心理健康、课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在进行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探讨法治精神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用身边人的法治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法治教育落地生根。例如,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反腐败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和个人的责任感。
2.2改善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
思政课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在中学阶段,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在接受能力方面与其他阶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对提升亲和力至关重要。学校应提供更多的互动式学习空间,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参与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模拟法庭、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职业,从而深化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同时,邀请法官、律师进课堂,分享他们的职业故事,让学生感受法律人的职业魅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以提升亲和力为导向的教学作为重点进行
将亲和力的提升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意味着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和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知识,如利用故事、游戏或现代信息技术等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在进行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第一单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尊重与理解”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尊重他人和理解多元文化。例如,通过访问社区老人、参与环保活动等,让学生在服务中学会尊重和理解,体会道德法治的现实意义。通过这样的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提升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3.结语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和实践探索,我们认识到以提升亲和力为导向的中学思政课教学创新对于当前和未来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改进教学环境和方法,以及将亲和力提升作为教学的重点,可以有效地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课堂学习环境。未来的工作应当集中在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教学策略,以及如何评估和优化这些策略的效果上。只有不断创新和实践,才能在新时代的教育大潮中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1] 阴仁举. 新时代提升中学思政课亲和力的策略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2教育教学探究网络论坛论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2:239-241.
[2] 汤瑶. 提升新时代中学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21.
[3] 吴思瑶.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和路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2(2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