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是学生系统学习物理知识的起始阶段,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切实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建立高效的课堂是非常有意义的。新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在实践中,要做到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当前,我国初中物理教育处在一个持续变化的时期,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教育方式,势必难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为此,初中物理教师要立足于实际,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以建立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从而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水平。
一、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
通过对物理学的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室是初中生的主要活动场地,如何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内高效地提升物理的教学效果,是所有的物理老师都必须认真考虑和探讨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对物理学科和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归纳出以下几条基本的规律:
1.与生活紧密相关
许多物理现象,概念,定义,都来自日常的学习,例如:声的产生和传播,电灯的原理和制造,浮力的产生和船舶的制造。
2.具体与抽象结合
初中物理是一门具体化与抽象化的课程,许多物理学的概念和定义都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解释,由此可见,物理学亦是非常地具体化,比如成像原理、振动发声原理等等。也有一些物理概念、定义很难从现实中找出来,这些都是由一些科学家们自己总结出来的,比如热值、密度、机械能等等。
二、新课程改革后,物理教学的创新思路
高效是课堂是学校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需要。初中物理高效率的课堂建设,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高效课堂是在和谐的师生的关系下进行的,是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下进行的,而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非常敏感和易受攻击的,老师要关心他们,不要伤了他们的自尊,以免对他们造成心理上的创伤,造成师生的关系变得紧张,从而对课堂的品质造成不良的影响。在传统的物理教育中,教师讲,学生听,只靠一种方式传递,这种方式只能在短时间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师生互动关系,老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老师,应当和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地与老师互动,使他们学习知识,快速成长,从而形成高效的物理教学。
2.紧密联系日常生活
物理学的知识来自现实,许多教育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能够对现实中的种种现象、法则做出合理的阐释。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同学们运用物理学的知识来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运用日常的实物进行物理教学和相关的实验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电与磁”的课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在冬季脱掉毛衣所引起的带电问题进行研究。再比如,“太阳能”的课程,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日常用品,比如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路灯,让同学们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发现物理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
3.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情景教学是一种行之高效的教学手段,把它运用到物理教学中,既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又能提高实验教学的热情,又能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物理知识的讲解和物理实验的指导,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提高物理学科素质的目的。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需求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使学生自己变成自己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教育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出符合实际的、可理解的、可利用的各种奖励措施来促进学生的认识。
4.通过自由讨论来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
在过去的初中物理课上,很少有与同学进行沟通的机会。所以,他们只好把心中的疑问憋在心中,然后到补习学校来寻求解答。在实施课堂改革时,要充分认识到“自由”的作用。老师们应该明白,在课堂上,通过自然的对话,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的产生新思维。例如,在“惯性”这个概念上,老师可以给他们设定一个主题,让他们可以自由地进行探讨:一个人在一辆小轿车中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如果一个人从车中跳起,他会落到什么地方呢?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自由的交流,并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演讲。这样就可以让同学们在没有家长和补课班的情况下,更好地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
5.创建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美国教育工作者杜威指出:要想使学习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就必须让孩子“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并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物理作为一种以实验为依据的科学,其概念、规律、定律等内容均以大量的实验与实践为依据,而观测与实验则是物理的根本途径。在初中物理课上,初中生在进行物理实验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通过亲身经历物理的过程与方式,了解物理学的实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从而形成科学的创造和应用。大部分同学对实验感兴趣,并想在实际中亲身体会到科学的神秘。我要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练习。正如在"凸出镜头定律温习",在温习了凸透镜的原理后,我们将会对凸透镜进行仿真。老师扮演灯光道具,让四个同学在舞台上扮演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角色,当老师在不同的凸透镜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教学方式让枯燥的温习课堂氛围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学的法则,并能运用物理学的原理来求解问题。
结语
在新的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相结合,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不断地改善教学品质,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耀章.新课程理念下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探索[J].物理教学探讨,2007,(23).
[2]郑红霞.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3]李月棠.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策略和方法[J].物理教师,2011,(7).
[4]陈丽全.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250-251.
[5]关兆宏.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