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
由于农村中学在德育方面的工作比较薄弱,导致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出现了较大的断层,这不仅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德育工作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德育工作是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最后,教师还应认识到德育工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重要手段。
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教师只有自己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才能真正地将德育渗透进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德育工作的最大效能。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档案、定期进行谈心谈话等方式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转变德育理念
在疫情后时代,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从教育观念、工作方法、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创新。首先,学校领导要摒弃“分数至上”“应试教育”的错误理念,树立全面育人的科学理念,实现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培养;其次,教师要积极转变德育观念,从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向更加注重学生品德和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并结合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案,使德育工作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中,实现自我教育。例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他们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来说,则需要教师重点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面对困境不气馁,增强自信心,培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总之,只有不断创新德育理念,才能有效推动德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创新德育方法
所谓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的教育模式,这在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中同样适用。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大多都比较被动,很难做到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因此德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疫情期间很多学校推出了“云课堂”,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给学生上完课再布置作业,这样一来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效率,还避免了学生长时间待在家中产生厌烦心理。但很多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往往会在课堂上讲授大量知识,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也难以达到预期的德育目的。
另外,当前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速度远比传统的纸媒高出许多倍,如果仍用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说教,势必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从而造成德育工作的失败。
四、优化德育内容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德育就是通过对人的教化来达到“正人伦、化风俗”的目的。面对疫情后时代所出现的新问题,农村中学必须要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德育内容,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而爱国情怀则能够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因此,农村中学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并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精神,切实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其次,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新时代的中学生需要具备崇高远大的理想,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疫情期间,很多中学生都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和政府的关怀,所以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农村中学可以结合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要强化法治意识教育。法律是维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只有知法懂法才能避免做出一些违法行为,否则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还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伤害。
五、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良好的德育环境是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前提条件。在疫情后时代,农村中学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首先要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必须具备丰富、积极和健康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其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农村中学可以充分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将之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在校园中设置一些“诚信”“礼仪”“感恩”等主题墙或雕塑,以供学生观赏与学习。其次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构建积极向上的班风。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做出表率。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比如阅读、绘画、书法等,这些都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六、根据学生需求开展德育工作
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心理特点制定具体的德育目标;其次,要对德育内容进行适当选择,既不能过于死板,也不能过于松散;最后,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差异化教育方式。
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言,他们比较重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所以德育工作应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为主;而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往往比较活跃,可塑性强,更需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多与其交流沟通,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结语
总之,在疫情后时代背景下,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机遇。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学校应该积极创新德育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德育管理体制机制,让德育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有序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侯立庆. 红色文化与中学德育渗透融合路径探索 [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2022, (06).
[2]刘敏玲. 试论中学档案在中学德育中的应用研究 [J]. 兰台内外, 202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