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实践与创新
罗少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罗少梅,.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实践与创新[J]. 教育实践与创新,2024.6. DOI:10.12721/ccn.2024.157054.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德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此,本文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实践路径以及创新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德育
DOI:10.12721/ccn.2024.157054
基金资助: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德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实践与创新,对于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时代新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通过教育,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践行这些价值观,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指导。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品德,塑造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而提升德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阵地,其地位与影响力不容忽视。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其中,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更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教师在备课时,应当细致入微地挖掘各学科中蕴藏的价值教育资源。

例如,在历史课上,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在语文课上,分析文学典范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感悟到真善美的力量。这些鲜活的案例,都为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通过时事热点的引入,如国家发展成就、社会进步案例等,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从而增强德育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更能够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当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精心策划并组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例如,通过举办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就某一核心价值观主题发表见解,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征文比赛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文学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在写作中深入探索并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而文艺演出则通过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欣赏和表演中感受其魅力和力量。本学年,我们学校举行了以“四史”“诚信”为主题的书画比赛,“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达”朗诵比赛等活动,把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于整个教育过程。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为了在校园中深入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效的举措。通过建设宣传栏、悬挂标语、播放宣传片等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无处不在,成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这些举措不仅使学生们在视觉上得到直观的感知,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学校还可以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例如,组织师生共同制作文化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或者设计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文化衫,让学生在穿着中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和力量。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也让他们在参与中深刻体验到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创新方法

(一)运用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工具,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教育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学校可以定期推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文章、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也能接受到有价值的教育内容。这种形式的教育不仅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还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推送,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其短小精悍、直观生动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学校可以制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短视频,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该教育方式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注重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意义和价值。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互动,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体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温暖和力量。学校还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活动。例如,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医疗志愿服务,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法律援助活动等,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活动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优秀人才。

(三)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学校应当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德育能力。教师经过系统的师资培训,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明确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使命和责任。培训中,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分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新理念和实践经验,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培训还应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帮助教师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比如,可以组织教师学习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以及如何进行学生心理辅导等。这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将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德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融入课堂教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实践路径,以及运用新媒体技术、注重实践教育、加强师资培训等创新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校德育质量,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郝俊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5):51-52.

[2]郝赫.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解决方法探研[J].成才之路,2023(36):41-44.

[3]许春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3(12):66-6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