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管理视角下校园欺凌防范教育的创新实践策略
常艳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常艳辉,. 校园安全管理视角下校园欺凌防范教育的创新实践策略[J]. 教育实践与创新,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092.
摘要:
当前,学校在应对霸凌事件时,预防与干预的手段显得过于单一,主要聚焦于微观层面,而对于其他层面的策略则鲜有涉及。这种局限性不仅限制了我们的应对能力,也未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有效遏制霸凌行为。我们必须跳出传统框架,从更广阔的系统视角来审视和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校园霸凌安全管理防范教育实践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92
基金资助:鹤壁市教育科研课题《校园安全管理视角下初中生校园欺凌的防范教育及应对措施的实践探索》(2024-JKLX-239)的研究成果

解决校园霸凌问题,关键在于深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维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平安与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我们绝不能对校园霸凌现象视而不见,而应积极采取行动,从家庭与学校两方面入手,强化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责任感。

一、校园欺凌现状分析

(一)言语欺凌

恶意取笑、侮辱与诽谤等行为,构成了校园中一种尤为恶劣的欺凌方式,它们如同一把无形的利刃,深深刺入学生的心灵。这种欺凌不仅造成了受害者身体上的伤害,更在其心理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焦虑与恐惧如影随形,他们害怕再次成为欺凌的对象,害怕走进校园,害怕面对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二)身体欺凌

殴打、推搡以及抢夺财物等恶劣行为,构成了校园欺凌中一种极其严重的暴力形式,它们如同猛兽般残酷地摧残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暴力之下,受害者往往无力反抗,只能默默承受,他们的身体在无数次的殴打与推搡中变得脆弱不堪,有的甚至因此致残,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活力与未来。必须坚决打击校园暴力欺凌,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安全与尊严,让他们在阳光下自由奔跑,健康成长。

二、防范教育的重要性

(一)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系统的防范教育,我们致力于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危害,从而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欺凌行为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身心上的巨大伤害,还会对欺凌者本身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在面对欺凌时,勇敢地站出来,及时寻求帮助。

(二)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防范教育在塑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这一教育过程,我们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深刻理解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与危害性,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团结互助精神,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三、校园霸凌问题管控策略

(一)构建校园霸凌预警机制

构建校园霸凌预警机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它要求我们从多维度出发,全面考虑并实施各项措施。系统还需对具有潜在霸凌风险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以便及时介入,预防霸凌事件的发生。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与教师还需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与评估。

例如,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全面排查学生中是否存在霸凌行为或倾向,为预警机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为确保监测系统能够高效运作,学校还需构建一套畅通、保密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这包括设立专门的报告渠道,鼓励学生、家长及教师等相关人员积极报告校园霸凌事件。学校应确保这些渠道的畅通无阻,并对报告者的信息严格保密,以激发更多人的参与热情。在构建预警机制的同时,学校还需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校园霸凌事件。预案中应明确处理流程、责任分工以及应急小组的人员构成与职责。该小组应由学校领导、教师、辅导员及心理咨询师等多方人员组成,以确保在接到报告后能够迅速启动预案,按照既定流程妥善处理事件。应急小组应及时与受害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并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其安全与利益。还需及时通知公安、教育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事件的处理与后续工作。

(二)强化惩戒力度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校园霸凌行为,学校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备且高效的内部惩戒与教育引导机制,同时加强与外部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构建一个健全的内部惩戒机制是当务之急。学校应明确列出校园霸凌的各种表现形式,并针对每一种行为设定相应的惩戒措施。

例如,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这些措施需根据霸凌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精准裁量,既要体现出惩戒的严肃性,也要确保能够产生足够的震慑效果,从而有效遏制霸凌行为的蔓延。惩戒并非目的,而是手段。学校更应注重对霸凌者的教育引导。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霸凌者深入剖析自身行为背后的原因,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激发其内在的改正动力。学校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为霸凌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重建自信与正面的人生态度。学校还应积极组织一系列教育活动,旨在让霸凌者全面了解校园霸凌的严重危害,以及它给受害者带来的深远影响。通过这些活动,向霸凌者传授正确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校园霸凌的土壤。

(三)构建家校合作机制

家校合作机制在防治校园霸凌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让学校与家长携手并肩,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护航,及时察觉并有效干预校园霸凌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例如,为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可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家长会、电子邮件、短信通知及热线电话等,及时向家长通报校园霸凌事件的最新动态、处理进展及最终结果,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园的表现,从而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学校应定期举办家长培训活动,深入浅出地向家长普及校园霸凌的危害性、预防及应对策略,提升家长对校园霸凌的认知水平。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后活动,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可与社区、社会组织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策划组织亲子活动、家长志愿者活动等,让家长与孩子有更多互动与了解的机会,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长对校园霸凌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四、结语

校园欺凌的防治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其复杂性和反复性要求中小学校必须具备坚定的决心与毅力。即使对欺凌者的帮扶转化教育措施得当,也非一朝一夕能见成效,往往伴随着长期的拉锯战。学校不仅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更要怀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精神,勇于面对挑战。

参考文献:

[1]于阳,史晓前.校园霸凌的行为特征与社会预防对策研究:基于50起校园霸凌典型事例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9(5):4-15.

[2]王传君.中小学校园霸凌犯罪案件侦查路径的提升:以吉林省长春市部分中小学为例[J].职工法律天地,2023(10):62-6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