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能力应是学生需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其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以及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等方面有重要影响。通过培养与提高计算能力,学生不仅能够熟练运用基本的加减乘除等计算技能,还能够提高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一、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计算能力贯穿小学阶段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同时影响着其后面的学习。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积极探究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任何一道小学数学题的解答过程都不会仅仅局限于题目解读或者推理判断,其中必然包括计算。此外,物理或者化学等理科科目也涉及数学计算,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涉及数学计算。由此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学生只有具备了计算能力,才能够提高数学综合能力,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有助于提升逻辑思维
计算过程要求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操作,通过解决数学计算问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推理和决策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培养计算能力,学生能够分析问题、识别关键信息、制订解决方案,并运用逻辑思维推导出正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这种逻辑思维的培养将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理性、准确地思考和决策。
(三)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掌握良好的计算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中的挑战。当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获得正确的结果时,他们会感到满足和自豪,进而增强在数学学习中的信心和兴趣。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数学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这种自信心不仅对数学学习有益,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加勇于面对挑战和追求成功。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积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与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得到了小学数学教师的认可和应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并且在获取学生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理论知识,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足球有3个、篮球有5个,乒乓球有15个。在这些体育用具中,乒乓球的数量是足球的多少倍?”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视频或者图像,并且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元素,从而接着提出问题:“学校图书室要将15本相同的正方形图书拼凑成长方形,你有几种拼法?”结合学生实际解答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乘法公式展示给学生,进而引导学生理解“15是5和3的倍数”。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概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同时,学生通过视频或图像能对数学概念形成深刻理解,从而使自身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开展多样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课堂教学培养指导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多开展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真正实现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在提高计算能力的同时提升综合能力水平。
1. 计算知识交流会
学生在计算练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错题和学习难点,为了更好地推动班级学生共同进步,教师可每周或每半月开展一次计算知识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学生可分享自己觉得有效的计算方法和技巧,也可提出自己对计算学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自身存在的学习难点及错题,在共享和互助交流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构建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更多技能方法。
2. 数学游戏竞赛
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需要多加练习,所以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计算能力培养目标等开展不同的数学游戏竞赛,如解方程竞赛比拼、小数加减法竞赛比拼、口算竞赛比拼等,同时设置相应的奖励,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在多样的游戏竞赛活动中既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3. 实践性作业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应增加作业形式,提高教学实践性,多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
4. 亲子活动
教师可与家长进行沟通,开展家校合作,指导家长能在家中多开展一些益智类亲子活动,这既能增进亲子感情,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知识、锻炼计算能力。
(三)习惯培养,提升计算能力
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也是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常被忽视。小学阶段是学生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诸多习惯的养成对其未来学习、工作均会产生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错误的计算习惯时应立即纠正,使每个计算步骤规范,形成数学学科严谨、系统的逻辑思维,进一步提升计算能力。
随着学习的深入,进入六年级后运算会更加复杂,不仅有整数、分数,而且有百分数、小数。加之加减乘除混合,计算难度大幅提高,计算法则容易应用错误。而计算后重新验算,可以及时发现马虎之处,也重新梳理了题目,使加减乘除的关系更加清晰,验证了有无思考漏洞,保证了计算方法正确、算理知识应用正确、计算结果准确,从而提升计算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计算能力,应具有系统性、复杂性,教师应基于课标要求正确认识培养计算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持续实践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于金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研究[J].理科爱好者,2023(2):233-235.
[2] 顾星星.乐享数学算出精彩: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23(7):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