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段数学开展创新教学的探究
涂文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涂文超,. 关于小学高段数学开展创新教学的探究[J]. 中国教育学报,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7082.
摘要:
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其思维方式和学习意识会发生重要改变,逐渐朝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小学高段数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只有进行创新教学,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才能顺应教学发展潮流。小学高段的数学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开展创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小学高段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高段数学创新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82
基金资助:

一、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研究可知,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教学方法单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一些小学高段数学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强调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点,并未关注小学生是否对数学科目存在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数小学高段学生只能学习到基础的数学知识,并未具备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无法实现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目标。同时,小学高段数学教师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快速作答,并未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其难以对不同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此外,小学高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不同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如若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则无法进行针对性教学,这会导致小学高段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学习情况。因此,若小学高段数学教师还未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缺乏正确的教学方法加以辅助,则会导致数学课程教学活动难以有效推进。

二、采用类比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小学高段数学知识彼此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作为一个完善的整体知识体系框架,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其进行串联,方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在教学期间,教师要适当地采用类比的教学方式,将关键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通过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发掘,使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进行通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假设以买橘子进行举例,“今天妈妈买了6个橘子,爸爸买了1箱橘子,问题是一 共买了多少个橘子?”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同学们,我们可以用6个橘子加上1箱橘子吗?”学生回答:“不能。”教师再进一 步引导 :“那我们需要怎么算呢?”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 了解“通分”的概念。采用这种通过现实中的实例进行类比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分析能力,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

三、多媒体化信息教学资源的运用

新如今的小学数学高年级阶段的教学,已经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笼统传授,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变得非常的通用,其要求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融进新型的课堂建设中,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多媒体课堂建设的过程中,其主要的优势主要有以下的几点:

1.1 教学的知识点更加的清晰直观,促进学生对于复杂问题的理解。很多公式类的难以理解的相关概念,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的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讲述,必然会产生非常低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实践模式,通过信息化的数字技术表达,能够帮助教师将教材中抽象性的问题进行具体化的表达,使得学生对抽象性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于多媒体教学进行相应的融合,比如,在讲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体积》相关知识时,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为其导入长方体中的面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a*b*h,通过公式的导入,可以直接促进基础知识好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解,促进这类学生对于知识的快速掌握。关于中等学习基础的学生,在进行相关的知识展示时,教师将有关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模型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通过学生对多媒体上模型的相关观察,促进这类学生对于长方体体积的正确理解,对于有一定数学基础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强学生对于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的体积区别,学生在面临着计算机技术以及解方程等相关的复杂问题时,通过信息化的数字化导入能够灵活的促进学生对于相关复杂问题的理解程度,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上的发散。

1.2 有助于帮助教师对教学实践的过程进行细致化的处理,帮助教师减少教学上的时间。例如,教师在教学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练习课”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的教学相关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当中抢答、判断、选择等等多种方式进行相应的练习,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多媒体当中生动形象的解题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使得学生产生更多的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方法。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在信息化技术下逐渐被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对其有过分的依赖,需要根据学生在该阶段的学习中,其性格、心理的变化,精心的准备其相关的课本知识体系,进而促进学生对数学多角度的学习。实际化的数学解析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优化以及细致化的一个解题过程,使得学生能够将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逐步分解,从数学本源以及本质的问题上去探讨数学解题中所蕴含的奥妙,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

四、生活化的课堂实践操作,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生化话理解

小学数学科目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础性的建设科目,其具有逻辑性与严谨性的学习特点,因此,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其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数学教育者的身份,将数学知识点充分的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具体生动化的题目讲解,促进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深入解读,在进行数学题目的解读方面,学生光凭借其简单的口头表述是很难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的,最佳的数学教学方法的引导式通过学生本身已经学习好的知识点,对数学中所表现出的复杂问题进行解答。进而产生使得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发生一生二、二生三的教学策略。例如,在进行数学知识比例尺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一幅由三室一厅组合而成的商品房的平面展示图,然后使得学生用自身具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实际建筑面积中三室一厅的相关计算,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际中建筑面积的计算,使得学生对相关的数据以及面积及逆行解决以及计算,在进行数据的处理中,可以将实际的数学问题导入到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当中,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相关的数学问题,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

总结

开展创新教学符合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小学高段数学教学需要明确教学方向,从小学生的客观需求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本文明确了小学高段数学开展创新教学的重要意义,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数学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美欣.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思路的创新性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20,17(4):157.

[2]陈赵寒.探究小学高段数学如何开展创新教学[J].科学咨询,2019(08):15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