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策略分析
黄青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青,.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策略分析[J]. 中国教育学报,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摘要: 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务必要将学生作为中心环节,在课堂中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程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让学生从心底产生一种热爱和探究物理的欲望,在探究中有效促进其对知识的吸收,进而提升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基金资助:

我在乡村学校,担任二十多年物理教学,我认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紧抓教材,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则要积极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科学的解题思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上自觉凝练物理学科素养,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初中物理教育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当下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阶段,“学生是附属,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依然活跃。这种教学理念能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方式,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旦学生缺乏教师的引导,将难以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究,最终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吸收。

(二)教学方式守旧

当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更倾向于“满堂灌”,教师不会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策略,再加上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学生长期处在这一模式当中,长此以往,就会不愿去思考、不会去思考,其思维能力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此外,物理教师由于自身因素,缺乏对一些先进教学方法的探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涌入初中课堂中,然而仍然有部分物理教师采取原本的教学方法,对于这部分教师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属于“自身的领域”,能够更好地驾驭,他们不会轻易改变。

二、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参与互动教学的兴趣

传统教育观念导致人们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先知、知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只要教师努力简单地解决难题,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行了,他们在课堂上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尤其是在物理教育中。学生成为了旁观者,有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更没有学生之间讨论。渐渐地,许多学生失去提问的勇气,不敢发表意见,所谓的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难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得精疲力竭,不喜欢学习。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一个好的物理课程评价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便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拥有了互动的平台,得到了展示机会,学生就会感受到其中的快乐,从而更加享受学习的乐趣,分享合作物理探索获得的成就感。打破我们教学理念的规则和规定,教师必须放低姿态,作为课堂组织者、参与者、小组成员和评估者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与老师更加亲近,享受他们参与物理课的乐趣。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在互动中找到成功的乐趣,就能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最终使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体验互动学习的快乐,得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二)利用信息手段创建情境,创新教学方法

当下教学方法改革中,信息技术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整个物理教学过程更加多元化,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书本中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也能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示出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并提升物理课程的探究性和趣味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大气压强”概念的实验教学中,教师播放一段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瓶子然后迅速倒置的实验,视频显示,水居然没有流出来,学生们感到诧异,纷纷开始讨论起来。这样一个多媒体、课堂讲解相融合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有效培育了学生的物理观念。

再如在进行“惯性”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具体步骤,再在其中添加一个“货车”和“小轿车”的对比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发现相同的速度,“货车”刹车制动距离更远,进而得出“惯性和质量有关”的结论,并通过这一视频直观了解原来物理学习是一件充满逻辑性和趣味性的过程。在视频结束之后,教师提问学生本次实验的观后感,学生观看视频后,通常会积极踊跃地发言,教师再旁敲侧击,让学生充分掌握“惯性”的概念和内涵。

(三)注重沟通交流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后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对学生进行分类。课后教师可以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让教师在以后的课程中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教授“力”这一课,教师必须提前备课,因为这是进入中学后的第一门难课,教师必须适当地引导学生。第一节课,老师可以适当放慢速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吸收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表达力的一些知识。教师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抗拒这部分的学习内容。下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发表一些评论,这将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以后的老师上课更加顺畅。学期伊始,教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在了解学生的情况后,教师可以更好地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沟通,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四)小组合作探究,创新实验课堂模式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下提出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先要进行小组划分,小组划分是决定物理实验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在进行小组划分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还要具备民主性,将志同道合的学生划分在一起,为开展物理探究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划分小组成员之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例如选择小组长、记录员等,并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任务划分。然后进行教学问题设计,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有效完成。

三、结语

当下初中物理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守旧等,以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深刻意识到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转变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策略,选择多元化教学方法,以打造出高效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苏毅彪.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