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模式具有实时性的发展特点,教学资源内容的更新速度较快,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所设置的音乐教学氛围中,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教学的认知,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教师需要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出微课所具有的教学作用与价值,解决当前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微课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1、微课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在初中音乐课堂采用微课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加深学生对基础音乐知识的印象。改变传统教学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主题,在教学流程设计的过程中,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整合,控制好课堂教学节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微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个人素质,形成健全人格,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是通过简单的音乐乐曲学习,接收教师传授的音乐技巧,缺乏对不同音乐作品文化内涵的了解,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认识不足。通过微课教学工具的有效运用,能够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化知识拓展,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直观立体的音乐形象,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掌握多元化的音乐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
三、初中音乐教育中微课的运用策略
1、微课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课前预习作为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在课前预习阶段微课能够结合具体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出教学引导功能,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够将重点教学内容进行完整表现,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印象,还能够起到教学引导和教学衔接的作用。将之前掌握的知识内容与本节课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相结合,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在正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寻找恰当的教学时机,能够巩固学生对旧教学知识的掌握,起到良好的复习作用,并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介绍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主动进行知识吸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
2、微课在课前导入中的应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音乐教学开展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全面提高教学成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但结合当前我国音乐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语言导入教学方法,能够取得的引导效果不理想。微课教学资源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有效应用,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发挥出微课的引导性功能作用,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到教师所创造的教学环境中。
例如:在进行《船夫曲》音乐作品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微课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向学生展示古典曲目背后所蕴含的印尼文化,歌曲主要通过第一人称的方式,表达出了船夫在划船过程中对心上人和朋友的情感,乐曲的曲风和韵律能够为人们带来轻松愉悦的视听感受,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欢迎。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专业性较强的音乐技术内容,向学生解析大调式曲式的主要特点,将整首歌曲分为两个不同的乐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前利用微课进行歌曲MTV和舞蹈视频的播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变化,以及歌唱者朴实的劳动情怀。
3、微课奠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开展,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分发挥出引导性作用,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在知识为本的教学思维影响下,将教师现有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传统教学主要采用机械性、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微课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以视频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音乐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突破传统教学限制,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解决问题,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微课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相结合,构建一个丰富的音乐课堂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化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微课教学作为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所具有的互动性、多样性、便捷性功能特点,受到了全体师生的广泛欢迎,因此,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多种教学模式组合方式。
4、学生参与微课制作。微课制作要遵循创新性的发展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微课制作的过程中,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突破传统音乐教学的不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结合自身的个性化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微课内容,全面提高音乐鉴赏教学成效。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生在音乐学习所遇到的难题,在集体微课制作的过程中,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找寻恰当的时机为学生答疑解惑,建立互动式教学流程,让学生能够具有针对性的思考某一特定教学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主动进行音乐文化内涵的了解。
3、微课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初中音乐教学想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就需要注重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微课技术的有效应用,组织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丰富自身的音乐知识储备,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例如:在进行《青春舞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曲目播放让学生展开集体探讨,分析该曲目的唱法和创作背景,并通过分组比赛的形式,对比学生的具体表现,并对学生的声调和发音进行调整,鼓励学生表达出内心的思想情感,教学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音乐技巧进行歌曲演唱。
总结:微课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上的有效应用,需要在正式教学开展前,教师整理出教材的重难点知识,并结合多样性的网络教学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应用,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到课件制作,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何亚真.微课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125-126.
[2]张可可. 初中音乐教学中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
[3]蔡乃吟.浅谈“微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考试周刊,2019(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