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周翠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翠,. 漫谈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J]. 当代音乐研究,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7046.
摘要:
国家开展素质教育,要求各级学校全面开齐开足课程,促进学生德美体智劳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是落实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一环。但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学生音乐方面的培养和发展。为此,笔者结合当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情况,详细分析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提升
DOI:10.12721/ccn.2021.157046
基金资助:

引言

艺术是最原始的、最高尚的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而谈及艺术,音乐教育工作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在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更好地进行教学思维上的转变,从而给学生带来更高效的课堂体验。

一、注重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设生动的情境辅助学生学习乐理知识

乐理知识是学生学习和鉴赏音乐的基础,但是其内容较为抽象,所以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为解决此问题,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辅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并以此活跃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指导学生认识音符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制作一些音符卡片,然后于课上开展“快速问答”的游戏,即教师随机抽出一张卡片,任意挑选一名学生在3秒内说出音符的名称。这样一来,学生们认识音符的效率会大大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音频情境,要求学生“听声辨乐器”,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设计音乐剧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和鉴赏

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教师不只要指导学生聆听、演唱,还要引导他们鉴赏和感知,以此培养其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并使他们受到感染和熏陶,充实其精神世界。为此,教师可以设计音乐剧表演活动,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从而简化他们理解音乐内涵的过程,并使之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教师可以结合所讲曲目的创作背景来编写音乐剧剧本,同时融入一些舞蹈动作,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剧本选择角色进行排练,并在班级中进行汇报演出,从而使他们在此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把握相关曲目的情感内涵,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鉴赏,有助于在趣味性氛围中提高其学习的成效。

(三)善于开发乡土资源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农村地区具有十分丰富的音乐资源,如潺潺的溪流声、清脆的鸟鸣声、家禽家畜的叫声以及富有本土特色的戏曲与民乐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素材融入音乐课堂,起到调动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将各种自然界的声音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段节奏感强、富有趣味的乐曲,也可以教学生演唱本地区的经典戏曲和民乐,同时讲述与其有关的故事,还可以让学生在聆听各种大自然中的声音的同时,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从而增强他们的音乐感知力,并使之明确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以便提高其学习的质量。

二、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一)开展合唱活动

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锻炼学生演唱能力、团体合作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鉴于此,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合唱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协作共进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给出部分参考曲目,要求选择相同的学生组队合唱,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分别播放对应的乐曲辅助学生们练习,并走进各个小组对他们进行针对性辅导,使之掌握合唱的技巧、把握演唱曲目的情感,接着要求各小组展示、其他小组点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音乐表现力以及鉴赏能力,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质量。

(二)指导学生自主制作乐器

音乐教学离不开乐器,但是农村学校中乐器的数量和种类往往十分有限。这时,音乐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各种常见的材料制作具有个性的乐器,一方面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参与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开发学生潜能,增强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就如,教师可让学生们将树叶作为乐器吹奏所学曲目,也可让学生将笔杆上挖出几个孔制成简易笛子,或者是在样式相同的玻璃杯中倒入不同量的水,通过敲击进行演奏,由此使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巩固知识、形成良好的乐感与创造力,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合学生学习要求,创新授课手段

小学生由于思维意识活跃,再加上年龄尚小,所以探究积极性很强,多元化音乐课堂的高质量构建,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投课工作时,就应该结合学生学习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可以通过思辨意识的延展,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教师共同打造充满乐趣的音乐课堂,才能在更好提升教学效果的过程中,使学生在音乐歌曲的熏陶下,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别来接我》的教学活动时,本节课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激发对教师的崇敬之情,并在有效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可帮助学生养成尊敬老师的行为品德。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先将需要学唱的歌曲播放给学生,请他们能够在相互合作中边听、边学、边唱,并通过思维意识的调动,寻找歌词所代表的具体指向对象以及想表达的情感。在这种更加尊重学生课堂学习地位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激起学习积极性,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音乐课堂,也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进而在更好构建多元化音乐课堂的过程中,达到教学效果快速提升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的小学音乐教育活动能够强化学生的想象力、艺术审美能力,对其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身为一名农村的音乐教师,必须要重视本学科的教学活动,积极学习新理念、新方法,以便完善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流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更加高效地掌握音乐知识,同时能够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由此增强他们的艺术修养,从根本上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辉.浅析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散文百家,2018(6):116.

[2]牛雪瑶. 中小学艺术课堂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以音乐教育为例[J].北方音乐,2018(1):117-118.

[3]董燕. 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华夏教师,201 8(20):1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