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学校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音乐教育在高校教育课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各高校应该将音乐教育逐步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中,进而让大学生在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还可以感知精神世界的美好。
1大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1.1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可以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到不同国家、地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人物的精神、思想特点,让大学生了解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和真理,认识了社会发展的现实,因此大学音乐教育对丰富大学生文化视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2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音乐包含了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把音乐简单的理解为流行音乐,造成传统音乐的衰落和流失,因此大学音乐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我国传统的音乐和知识,让传统音乐能够后继有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音乐理念,对传统音乐进行再创造,使其更符合时代需求,更好的发扬光大。
2大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我国各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但是,即使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仍然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难改变。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许多综合性大学对音乐学科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不少大学音乐学科建设都缺乏相应的高端人才资源,教育经费相对不足,教育基础设施相对简陋和教学环境相对较差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2.2未能合理设置大学音乐教育课程
在一般情况下,高校开设的音乐课程多为选修,通常是以公共课的形式出现,课程内容基本上为音乐鉴赏,大学音乐教师在授课时往往过于重视音乐感知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不重视乐理知识,学生缺少审美实践,无法真正理解乐器,对乐器的音色演奏特征认识模糊,对于乐理知识如音乐的旋律、节奏与复调等一知半解。由此可见,高校未能合理设置大学音乐教育课程,致使课程严重缺少系统性,大学生只能学习部分的音乐知识,音乐教育丧失其真正的意义,无法为高校学生展现出真实的音乐教育效果。此外,高校在设置音乐课程时,对于音乐教师的课程安排也十分不合理。长此以往,将会逐渐降低音乐教育的质量,使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传授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
2.3专业师资队伍薄弱
拥有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是充分发挥大学音乐教育作用、使大学音乐教育走向正规化的前提,因为有艺术造诣和实力的音乐专业人才大多不愿意在高校任教,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和专业的音乐知识,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教学效果难以保障。而现有的专职大学音乐教师一部分由于年龄较大,教学方式过于落后,只传授书本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另一部分音乐教师是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其音乐实践经验较少,人文知识浅薄,容易出现重知识、轻技艺的教育缺陷,专业师资队伍的薄弱将严重阻碍大学音乐教育发展的步伐。
3大学音乐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策略
3.1明确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应当取缔传统教育模式,与大学音乐教师共同“尊重”音乐教育,明确其重要性,形成科学、正确的认知,从而避免应试教育对于教师、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的约束。这就需要大学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充分展现出科学性、先进性,以此使得学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感受音乐教育的真正价值。大学音乐教师需要对音乐教育的本质进行全面而充分的了解,从而确保音乐教育能够切实有效地发挥出“美育”的作用。所以,音乐教育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初获成效,因此,高校及音乐教师更应该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此外,由于大学生在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多是以知识性学科的学习为主,因而在教师授课时需要注重乐理知识的传授,不可在大学音乐教育的课堂上只凭借唱歌或跳舞这种单一的表现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确保学生能够领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采用有意义的教学方式,以此保证音乐教育的课堂能够充分体现出“艺术性”,从而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提高审美能力,久而久之便可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2调整大学音乐教育课程表
大学音乐教育课程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精简,有目标、有重点地去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可以在专业基础课程之外,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合并一些对专业性学习作用不大的课程,重点增加有用的课程,并合理地安排自习课程。
3.3配备足够的教学师资力量
投入足够的教学师资力量,为大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学校方面务必要充分重视大学音乐课程,并将足够的教学师资力量投入其中,这样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自然会越来越好。首先,学校对于音乐教师的专业审核标准需要更加严格,且应该对其进行阶段性的教学水平检测,对于部分教学状态不佳或是专业素养不足的教师进行及时提醒,并要求其立即针对问题进行整改,这样大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自然能够得到保障。学校还需要定时为音乐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或是集体教研的机会,这样音乐教师才能够不断学习到新的教学思想,并且可以将所学内容应用于音乐教学课堂之中。其次,为了确保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学校方面需要为音乐教师提供更加充足的音乐教学资源,并借助网络教育平台进行资源共享,让学生在闲暇之余也能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通过这样的形
式,学生对于音乐课程会有一个崭新的认识,且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也会被点燃,有利于音乐课程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是最有效的一种教育途径。所以,大学教师必须要充分把握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契机,以生本理念、创新意识、立德树人、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指导,制定适用于新时期和素质教育的音乐教育的方案。与此同时,大学需科学地进行教材的选择与创建,积极进行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引入,通过动态化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发现、欣赏音乐之美。还需尽可能增加实践教学的占有比例,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为学生设置能够突出素质教育和音乐教育的多样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选择和实践。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将相关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同时也能为基于新时期的大学生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同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凡娟.关于提升大学音乐教学水平的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18):171+178.
[2]柴丽华.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探讨[J].北方音乐,2020(4):172-173.
[3]朱青.关于大学生音乐素养教育的思考[J].魅力中国,2020(8):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