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合作互动的应用研究
姚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姚佳,.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合作互动的应用研究[J]. 当代音乐研究,2022.2. DOI:10.12721/ccn.2022.157138.
摘要:
在音乐课堂中,打破传统的传授式教育模式,转变教师角色,提倡师生共同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音乐老师,我们应该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究更多的方法和策略,促进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收获更高更有效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 教学相长;合作互动;小学音乐
DOI:10.12721/ccn.2022.157138
基金资助:

一、在教学中加强合作互动的必要性

在音乐课堂中,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程序直接向学生传输乐理知识和教唱歌曲,学生丢失了自主感受音乐的体验。在欣赏课中,学生本应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在音乐的海洋里徜徉,但传统的音乐教学却让学生的思想受限于教师的固定思维,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这样很难开拓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歌唱课中,学生随着老师逐句跟唱,缺乏了自学歌曲的能力,教师忽略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是否深入到位,是否真正领悟每一个知识点。教师以为学生似乎会唱了,但是却有很多节奏和音准的问题,更难做到如何处理歌曲,把歌曲唱得动听有感情,体现出每首音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感到上课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更加无法全神贯注集中思想去认真听讲,这样的教学现象和教学效果着实令人堪忧。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少了交流与互动,无法培养从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也得不到提升和进步。

二、在教学中加强合作互动的价值

1.参与性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音乐课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因此,保证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参与性是首要任务,参与音乐课堂是开展合作互动式教学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2.多样性

    合作互动式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合作包含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两大方面。音乐课堂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内先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相互倾听、集思广益,最终通过小组成员的归纳总结达到最终最优的结论或展示。

3.趣味性

在音乐课堂中体验实践活动,加强互动合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创设情境,借助奥尔夫声势或打击乐器,结合一些符合主题的简单律动,分组讨论设计完成目标,最终一起协作呈现载歌载舞、形式丰富的欢快场面。

4.高效性

通过一系列相互合作、相互评价的过程,使歌曲最终的表演唱的各种展现形式颇具风格和特点,学生在欢声笑语的互动中一步步地巩固每一首音乐,活跃了课堂气氛,音乐的情感同时也达到了升华。师生共同体验合作,教学相长。

三、在教学中加强合作互动的方法

1.合作表演法

    合作表演主要包括合作演唱歌曲、合作演奏乐器以及合作律动。合作演唱的形式可以有齐唱、对唱、合唱、轮唱等。合作演奏乐器分为齐奏、合奏、重奏等形式。合作律动可以让学生各展所长,跟着音乐律动。

当然,这些形式可以综合起来展示演绎。例如《金孔雀轻轻跳》这首傣族歌曲,很多学生参加了学校少年宫社团的葫芦丝和民族舞课程,擅长葫芦丝的学生吹奏旋律,部分学生表演简单的傣族舞手势和动作,其余的同学演唱。此时有歌声、有伴奏、有伴舞,共同上演一出精彩的班级音乐会。

2.合作活动法

很多乐理知识需要音乐活动和游戏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实践活动需要采取合作的形式来开展完成。在《认识音阶及听辨音高》的训练中,可以设计一个关于“人体钢琴”的小游戏。七个小组分别找一名同学按照高矮的顺序来担当“1、2、3、4、5、6、7”的“琴键”角色,并戴上相应的头饰,再由一名“钢琴家”在“琴键”上“弹奏”,相应“琴键”小组的学生演唱对应的音符,教师最后在钢琴上弹奏琴键检验音准。师生共同合作体验音乐,在游戏互动中增强了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3.合作探究法

    合作探究包含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形式的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思考、讨论、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去合作探究。

四、在教学中加强合作互动的课堂应用

(一)课例一:《狮王进行曲》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的《狮王进行曲》是一节活泼生动的欣赏课。教师将教室布置成大森林的环境,学生自主设计活动,通过合作来进行角色扮演,趣味盎然。

1、创设情境,循循善诱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聆听狮王的音乐形象,提示学生有没有听到狮子的吼叫声并数出狮子吼叫的次数。提问学生狮子的吼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模仿的,你能否用自己的声音来试着模仿。课堂的开头就把学生拉入了情境之中,学生争相模仿,积极性很高。

2、角色扮演,开展森林音乐会

教师提前和学生一起给班级布置一些绿色,课堂中设计全班学生围成圈坐,仿佛置身于神秘的大森林之中,学生自主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包括狮王、小狮子、小树、石头等,并戴上头饰站在各自的位置上。每个人物角色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和走向,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声音和动作来表现。其他学生哼唱主题旋律。

3、互相评价,总结全曲

最后学生之间相互点评,共同选出最生动形象的表演者。

整堂课的各个环节都渗入了合作互动,课堂气氛热烈。在有趣活泼的一节欣赏课中收获了颇多音乐体验,同时也更深层次地感受了乐曲,理解了进行曲的风格和特征。

(二)课例二:《小青蛙》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中的欣赏课《小青蛙》,是一首二胡独奏曲。乐曲描绘了小青蛙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成长,顶着风冒着雨捕捉害虫、保护庄稼的画面。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教师不需要着重介绍二胡的结构特征,只需要让学生通过对可爱的小青蛙的兴趣和好奇来感受二胡的音色,对小青蛙有更清楚透彻的认识,从而萌发出保护小动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设置疑问,模拟声音

乐曲用二胡模拟了各种不同的天气情况,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刚来到校园,普遍存在专注力无法长久保持的问题。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耐心聆听来感受乐曲中天气的变化,并用自己的方式来模拟天气的声音。

2、小组合作,共同演绎

教师给学生分四大组,分别为下雨组、刮风组、大风组、晴天组和青蛙组。跟着音乐合作表演歌曲。下雨组使用打击乐器木鱼和奥尔夫声势中的弹舌来表现雨声,刮风组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来模仿风声,大风组部分学生晃动纸张发出风声,部分学生使用沙锤,共同形象地表现出狂风暴雨的场面。青蛙组又唱又跳地表现了不畏风雨、保护庄稼的情景。乐曲的尾声,雨过天晴,公鸡打鸣的一道声响划破天际,晴天组模仿动作和声音。

学生通过合作互动,投入到整首乐曲的表演,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模拟各种声音,理解了音乐的多样性,课堂氛围和效果甚好。

结论:综上所述,在音乐课堂中加强合作互动是当前教学的需要。在合作互动中,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和探索,学会倾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和特长,激发了自己的潜能,也有利于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和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和探讨,促进了沟通能力和彼此之间的协作能力,构建师生之间良好的平等关系。教学相长,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合作互动的形式和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好教学用具和活动环境的保障,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水平,让小学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的高效。

参考文献

[1]段金星、范汝梅、盛京华:文化与音乐教学[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