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流行音乐与初中音乐教学的结合
李芝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芝竹,. 探究流行音乐与初中音乐教学的结合[J]. 当代音乐研究,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7253.
摘要:
流行音乐以其贴合时代发展、易于记忆等优势,得到了初中生的普遍认可,且流传范围较广,更易于学生接受。可见,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已然是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初中音乐;流行音乐;现状;结合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253
基金资助:

长期以来,传统的音乐课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难以让学生产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在引入其他类型音乐时,教师也缺乏筛选意识,导致一些消极的流行音乐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必须提高对于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违背教学大纲和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导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与价值。

一、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现状

二、教学内容不符合当代学生的音乐喜好,就会容易引起大量学生的抵触心理。作为一门艺术类的课程,音乐的美是需要学生用心感受,从而达到一种心理的滋养。音乐教师若完全按照课本内容刻板地进行课程讲述,仅仅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学生内心的音乐感受,就会使学生不愿意上音乐课,并且产生较强烈的对传统音乐的逆反心情。初中生对流行音乐的偏爱,利弊两方面都是需要教师进行考量的。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是面对社会化新鲜事物时容易受到流行因素的影响,缺少判断外部事物的能力。如果教师过多地关注其中弊的部分,就会导致学校的音乐课程不能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流行音乐。音乐课是美育环节中的重要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但是当部分音乐教师自己都认为这门学科仅仅是副科,其所起到的作用也仅仅是为学生进行主科课后释放压力时,那么这门课程的价值不会得到重视。

三、策略

1. 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学习流行音乐

2. 流行音乐也要高低质量之分的,高质量的流行音乐经过长期的社会流传也会成为经典,而低俗的流行音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被淘汰。教师在流行音乐选取时自然是选择质量较高的流行音乐,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流行音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吸取其中的有利元素,准确掌握流行音乐教学的积极影响,凸显流行音乐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流行音乐中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元素导入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对流行音乐产生正确的认识和学习态度。教师要明确流行音乐本身就是社会多元文化的集合体,作为媒体传播的一种,带有商业性、市场性、工业性等多种特征,其文化形式比较特殊,教师要用辩证和分析的眼光看到流行音乐,一首歌曲能在社会中传播那么广泛、久远,一定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只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价值和意义,一定可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3. 挖掘流行音乐内涵,提升审美能力

4. 流行音乐也有艺术内涵,流行音乐中民族特色唱法越来越受到大家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流行音乐与民族特色相结合,音律更加优美灵动,还凸显了民族特性,让人们在音乐中找到民族归属感。初中音乐教师要重视挖掘流行音乐的内涵,如今,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得到流行音乐响起,这也就证明了流行音乐得到发展是必然的。凤凰传奇组合家喻户晓,他们非常受欢迎。风靡程度较高的歌曲有《最炫民族风》《荷塘月色》等,甚至外国人都将凤凰传奇的歌曲当作背景音乐。音乐教师要适当地选取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包罗万象,里面不乏一些不利于初中生成长的内容,必须将这些内容摒弃,去粗取精,选择那些积极向上的内容,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思考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流行音乐?这种类型的流行音乐应该设计什么样的引入方案?怎样才能确保初中生全身心投入进去?还要充分利用“明星效应”,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的明星的音乐作品,因为学生对明星很熟悉,对他们的歌曲也就更熟悉了,便于开展课堂教学。

5. 加深流行音乐的引入程度

6. 音乐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好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使初中生感受到乐曲的优美,还可以带领其体会到音乐背后的情感。流行音乐相较于其他音乐类型更具有传唱度、知名度,因此教师可以切实加深流行音乐在课堂上的引入程度,以此来促成良好的教学效果。譬如对于《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曲,其是具有代表性的流行歌曲,歌词蕴含了自强不息的力量和情感。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首先带领学生聆听音乐,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增强其在初中生头脑中的印象;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歌词来引领初中生体会作者在创造歌曲时蕴藏的心境、感受,通过深度理解歌词的含义,促使初中生进一步地增强对该作品的理解;最后,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进行流行音乐教学,譬如在课堂上利用钢琴或其他乐器即兴演奏歌曲的旋律,并鼓励初中生伴随着该种旋律来演唱这首歌曲,从而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同时,也能够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

7.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自主探索

8.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不仅是出于材料的补充、知识面扩展的需要,还是一种在对比中获得不同类型音乐的知识与情感内涵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重学生探索精神的发挥与培养。在引入流行音乐后,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对教材音乐内容与流行音乐内容的讲解,而要采用一定的形式,让学生对两首音乐曲目进行自主探索,在对比中进行自主分析比较,通过结合学生各自的个性以寻找不同点,发现各自的独特之处。在学习分析探索之后,教师可总结学生结论的基础上,对两首音乐进行集中专业的讲解,帮助学生系统地、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凤阳花鼓”时,引入周华健演唱的流行歌曲《凤阳花鼓》是比较有合适的。学生不仅可以从歌词内容、歌曲主题、写作背景等方面对比分析,还可以从演唱技巧、思想情感、文化意蕴等角度解读,窥探民族歌曲与流行歌曲的异同点,达到对两首音乐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及时提示,专业总结,帮助学生增强对比探索能力,实现对音乐知识更深刻的认知。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将流行音乐运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能够有效陶冶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情操,并能够释放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压力。这便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流行音乐,给初中音乐教学增添新活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爱上音乐学习,从而培养初中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穆丽娜.浅议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J].青苹果,2017(05)

[2]王福珍.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研究[J].内江科技,2020,41(2):143-14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