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学评价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评价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遵循教学评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多元化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小学音乐课教学评价的现状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建立综合评价机制,以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和基本目标为评价的出发点,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前提。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不足,没有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导致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只有期末量化测试成绩,没有采用多元化的标准测试学生,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疏于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使音乐课在学生的心目中成为一门并不十分重要的科目。
三、小学音乐课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在小学音乐课上,教学评价对教学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教学评价,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的发展。
四、坚持四个教学评价原则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学音乐课教学评价应坚持导向性原则
在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中坚持导向性原则,是为教学评价指明方向。正确的教学评价,不但会大大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二)小学音乐课教学评价应坚持科学性原则
小学音乐课中科学的教学评价,要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审美教育规律,还要依据学科的特点,遵循教育客观规律。要做到准确、客观、公正,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老师的评价,逐渐向主动地参与评价转变。
(三)小学音乐课教学评价应坚持整体性原则
《音乐课程标准》注重“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使评价更好地促进个性发展,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激励音乐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完善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教学评价要坚持整体、全面、全过程的评价。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关注到学生的点滴进步。
(四)小学音乐课教学评价应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教学评价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小学分低中高年级,因年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接受能力都不相同。评价标准太高了不好施行。这就需要教学评价方便宜行,便于操作。
五、在小学音乐课中如何应用教学评价
(一) 组织多种活动,让教学评价目标纳入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教学评价写到教案里。在讲课当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老师测评等,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班级举行“六一联欢晚会”“元旦联欢会”不定期的才艺展示”,学生各有优势,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老师及时予以肯定,增强学生自信。
(二) 大力倡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融入课堂教学中
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人在身心愉悦时思维想象力都是很丰富的,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及时对学生予以正确的评价,营造出充满爱与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自然而然的学会知识,并接受音乐的熏陶。
(1)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因人而异分层评价
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人的天分也不相同,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差异,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横行比较评价,而要纵向评价,只要自己跟自己比较,不跟别人比较。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评价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更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眼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保持自豪感和荣誉感,都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莫大的鼓舞,获得精神的力量,老师给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认可与肯定,让处在每个阶段的学生心中都有一盏明灯指引方向。
三、小学音乐课上教学评价变教师单一评价为多向评价
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向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帮助学生找到改进的方法。既增强了知识,又体验到了价值感,培养了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要多元化、多角度、多方位、多标准
(1)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要多元化、多角度、多方位、多标准。全面地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音乐课堂上评价意见的活跃氛围,打破以前的沉闷气氛,激活整个课堂教学,激发孩子自主、快乐、积极的学习,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2)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在音乐课教学评价过程中,通过组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活跃音乐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热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交往能力,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在新型的人际关系与学习交往中得到和谐的发展。
五、小学音乐课评价考试评价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音乐课教学评价形式单一,比较重视量化成绩,缺乏全面的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快乐的学习。没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习状态进行考查,学生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教学评价可从多方面入手。
(1)唱歌能力考查。指定一人或多人演唱;或由学生选曲演唱。
(2)欣赏能力考查。以课堂口头提问、答卷;随堂进行实音测验(听录音、笔答试卷)。
(3)器乐能力考查。指定一人或多人演奏;或由学生集体演奏。
(4)视唱能力考查。指定一人或多人视唱:或实音测验
(5)听音能力考查。学生听琴回答或模唱。
(6)音乐知识考查。采用口头提问和笔答。
(7)学习品质考查。音乐课学习态度、表现。评价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评价内容为:音乐素养分为60%,音乐知识为20%,学习品质分为20%,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激励、鼓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教师要怀着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科教学规律,让课堂教学评价激活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学之路漫长而深远,我们将继续探索其中的诸多问题,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培养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理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3]王安国,吴斌.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