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中音乐教育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要注重学生整合性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的多学科视野拓展。音乐是能够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的一门关键学科,学生在音乐学习时不仅能够感受艺术的内涵和深度,还能够体会到学科知识的融合理念。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创新“多元化融合”的教学方式,以“跨学科”为核心,推动高中音乐教学不断优化和发展,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核心素养之下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概述
所谓的融合,就是将各种学科的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融合,形成一个跨学科融合的教学体系,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让音乐教学的知识更加丰富,进而帮助学生从跨学科视角更好地掌握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在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所教的学科的特点,对教材要进行整体把握,确保科学地、有效地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从而践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1]。
二、核心素养之下跨学科融合理念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体现
(一)与美术跨学科融合
音乐课程与美术课程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听觉感官和视觉器官,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图画和背景图来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内涵,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的符号、图谱等美术表现形式,提升艺术素养[3]。
例如,在“少数民族歌舞”的欣赏和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在唱跳的音乐环境中,用美术的点线面和色彩变化来呈现音乐氛围。让学生能够感悟色彩和线条对于动景的诠释。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模仿画面中的场景,用身体的语言表达音乐感受。可见,音乐和美术同属于艺术教育领域,二者在情感和感觉的教学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利用视觉、听觉、审美方面的艺术学习技巧,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合学科知识,进行深度的音乐鉴赏学习。
(二)与语文跨学科融合
语文和音乐的学习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在高中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将音乐学科教学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利用语文的学习方法来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例如,《孟姜女》是一首著名的歌曲。在歌曲教学中,这首歌旋律优美,所以笔者在进行第一节课的教学时,主要是以唱歌的形式教学。但是其结果却不理想,主要问题表现为:学生的学习热情低,歌曲演唱生硬。于是,笔者在课下进行了反思,认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于是在第二节课上,笔者先让学生朗读了歌曲的歌词,并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知歌词的含义。然后笔者再给他们讲述了《孟姜女》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知到了歌曲中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悲惨故事。在这样的语文阅读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演唱,效果大为提升,学生的演唱声情并茂。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学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可见,语文学习方式对于音乐学习同样重要。学生通过阅读加深了对音乐的领悟,音乐情感也变得更加深刻和准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与历史跨学科融合
我们都知道,历史是高中教育体系中一门基础的课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融合课程,它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将历史的知识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音乐的视角展开历史的画卷,感悟历史车轮的滚滚之势,促进学科教学的优化革新[2]。
《大宅门》的开头是一长串响亮而急促板鼓声,清脆悦耳,听众仿佛立即置身于清末民初的北京街头。而大宅门的好戏即将开演,各色人物也一一登场,很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穿越历史时空的感觉。再次,虽然整个音乐的主旋律都是由京胡来演奏的,但是背景音乐却是以大提琴的低沉和声作为配乐,大提琴的声音低沉凝重,若隐若现,始终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沧桑感。通过大提琴低沉凝重的和声,《大宅门》也在向听众传传达悲喜交加、兴衰更替、生离死别、爱恨交织的历史气息。可见,历史背景与音乐元素的融合对于作品的赏析是非常实效的。
(四)与道德法治相结合
高中音乐德育教育包含了学生思想觉悟、价值观念、文化理解、道德素养等多方面的教育。在这样的高中音乐教学之下,不只要求学生发展基础的音乐能力,还要通过音乐学习发展艺术素养,提升审美感知能力,感受音乐文化的内涵,实现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在高中音乐德育教育中,教师应及时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音乐学科的特点出发,在音乐教学中结合人文优势,融入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因素,以求放松学生的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比如,可以给学生欣赏《不忘初心》、《祖国颂》、《春天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国》等音乐,让这些音乐中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渗透学生的心田。在欣赏完毕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了增强学生参与度和欣赏的深度,要让学生带入自己的情感去欣赏音乐,让音乐的欣赏交流无止境。让学生们通过音乐的交流,感受爱国、团结、友谊等众多德育理念,并且在音乐的影响下,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见,道德教育与音乐教学的融合,能够发挥音乐学科的育人作用,践行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4]。
三、高中音乐跨学科融合的策略
(一)教师要提升教学水平
在这种跨学科融合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首先对音乐教学有足够的认知,有很强的音乐专业素养。只有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才能实现音乐与其他学科的高效融合。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实现完美的学科整合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全面发展,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涉猎,方法得当,能够提炼加工其他学科知识,贯穿融入到自己的学科教学,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跨学科融合。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整合学习
在跨学科融合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整合能力也很重要的,学生如果知识接受能力十分有限,无法实现思维和各学科的整合,那这样的跨学科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逐步巩固知识,实现自身思维知识网络的建立,才能达到跨学科融合的最佳效果。所以,面对高中学段的学生,在知识积累不广泛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与学生的学习互动,正确地评价反馈,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实现音乐课堂跨学科融合[5]。
结语:
总之,与历史、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以及德育教育的跨学科综合运用,使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让音乐学科的育人作用得以体现。目前,音乐跨学科融合仍处在摸索的阶段,还需要教师们不断的努力。因此,高中音乐教师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不断探索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为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质量提升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刘蓉清. 新形势下高中音乐学科学生 "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探究[J]. 读天下:综合, 2020(4):1.
[2] 王换荣, 陈进前. 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跨学科主题课程的实施[J]. 中高中教材教学, 2021(7):4.
[3] 陈育燕.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音乐课程多维融合教学观建构[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1, 013(004):61-66.
[4] 李臻臻.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跨学科教学[J]. 黄河之声, 2020(7):1.
[5] 王巧妮.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音乐多学科融合方法探究[J]. 好日子, 2021, 000(017):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