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六年级音乐欣赏课的应用分析——以《我和你》为例
许月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许月,. 微课在小学六年级音乐欣赏课的应用分析——以《我和你》为例[J]. 当代音乐研究,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310.
摘要:
微课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丰富精炼的特点,能够清晰的呈现出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有效的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起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了解微课在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本文以育慧学校小学六年级音乐欣赏《我和你》微课设计及运用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微课在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为音乐教师在微课设计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建议,进一步促进育慧学校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发展。
关键词: 微课小学六年级音乐欣赏课应用分析
DOI:10.12721/ccn.2023.157310
基金资助:

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帮助。近年来,微信、微博、抖音等微视频软件越来越流行,人们的生活几乎处处都有“微”的存在,因此,微课也就应运而生。微课是现代化教育的缩影,是科学进步与教育发展的产物,微课在音乐教育当中属于是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方式上的巨大改变和创新。微课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全球最大幕课网MOOC等线上微课出现在公众视野,利用网络优势,各大平平台收录给类优秀幕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微课资源。音乐微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迅速发展成为小学六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重要手段。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和音乐教师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微课设计原则

(一)精短原则

“微”是音乐微课最大的设计原则,“微”主要是指时间上的短,微课要求时间在5-10分钟,在这简短的时间里面,教师科学合理的选择内容,提前对教材的难点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划分重点,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精炼出适合的知识点,设计到音乐教学环节中。这就要求音乐微课设计尽可能的精炼、短小,时长控制在5-10分钟。

(二)以学生为原则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处于音乐教学的主导地位,但学生才是音乐教学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原则”,同样,音乐微课的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将学生对音乐的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六年级音乐欣赏课《我和你》微课设计分析

音乐微课设计需要遵循精短原则和一学生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步骤上分为选题、教学设计、制作视频、上传视频、教学效果与总结。以《我和你》教学实践作为案例,分析微课在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一)选定课题

音乐教师明确课题才能够拟定微课设计大纲,从而更好的完成微课的设计。在选题过程中音乐教师不需要选择篇幅过长的教学内容作为选题,而是根据微课简短精炼的特点,紧抓某一核心知识点或者是某一教学环节,通过微课设计,对该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进行清晰的讲解和阐述即可。

《我和你》原名《永远一家人》是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创作主要是采用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进行旋律创作,“四句头”作词方法使得词曲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我和你》对中国而言意义非凡,具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和识别性,学生而言更是耳熟能详。选用学生们熟悉的音乐作为欣赏课微课设计选题,能够降低学生欣赏和学习的难度。《我和你》课题的选定,有效明确目标:学会欣赏《我和你》,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教学难点则是辨别歌曲中男声、女生、混合合唱、童生的特点和演唱形式,能够辨别民族五声

(二)教学设计

音乐微课教学和以往的音乐教学存在相似之处,都是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课堂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设计,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明确教学的目标,重点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编写,方便讲解时学生进行重点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以音乐欣赏课微课《我和你》教学设计为例:

1.教案编写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学会唱《我和你》,区分男生、女生、童声、混合合唱,激发学生积极性;

(1)教学重点:感受音乐风格,了解掌握民族五声调式;

(2)教学难点:辨别不同的声音特点和民族五声调式;

(3)知识点归纳:感受音乐风格,辨别民族五声调式;

(4)实施过程:第一步观看北京奥运演唱《我和你》短片;第二步了解歌曲创作背景、风格、特点;第三步运用启发推理法,分版块识别不同的声音、演唱方式及民族五声调式;第四步学唱《我和你》,反复感受音乐特点及风格;

(5)拓展延伸:播放类似的歌曲,学生自己辨别民族五声调式与不同的声音;

(6)教学评价:学生进行自我测评,教师之间进行测评;

(7)教学反思:学生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学习反思,进一步加固所学知识;教师则根据反馈意见不断调整,优化微课教案和设计,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

编写教案是音乐教师在音乐微课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好的教案不仅能够体现一个教师教学用心程度,也是展现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音乐教师要通过编写教案来加深对课程的印象,为上好音乐微课做好基础工作,也为接下来的音乐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微课脚本设计

表1 音乐欣赏《我和你》微课设计脚本1.png


2.png《我和你》音乐微课脚本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音乐微课脚本,教师能够有效的把握课堂主线,掌握课堂教学节奏。

3.制作短视频

制作短视频。微课也是短视频的一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录制段视频的手段日益先进,而且简单化,只需要通过手机便可完成,不需要以往的专业设备进行录制。音乐教学根据教案设计,利用手机进行录制,音乐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入境拍摄和不入境拍摄。例如在音乐发音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入境教学,录制教师发音动作和嘴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发音。例如在钢琴弹奏指法教学上,教师可以采用不入境拍摄,只需要将镜头对准弹奏区,让弹奏过程入境,可以让学生清晰的看到教师的弹奏指法变化。在《我和你》教学实践中,因受到录制条件限制,采用手机录屏大师APP进行录制,在录制过程中对画面

4 上传视频

教师在制作完微课视频后,确定无误需及时将视频上传到网上,或者确定无误后将视频上传到学习网站,或者制定邮箱。这样中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不再局限于课内学习,课外也可以通过网站或者指定学习平台进行微课学习,丰富学习途径。

5 教学效果与总结

音乐微课的教学效果好坏是检验微课设计和运用的重要标准,音乐微课教学效果的反馈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课堂反馈,好的音乐微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课堂氛围较为浓厚,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生音乐学习效果显著。另一方面则是网络播放量及评价,通过对微课点播数量,网络评价等进行教学效果反馈。音乐教师需要音乐微课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总结出微课实施效果,才能为之后的音乐微课设计和运用提供有效的参考。

三、 结语

微课是现代科学进步的一种体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教育进步的重要体现。微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是老旧的教学方法的革新,相对于旧的教学方式,微课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教学的延伸。在音乐的教学当中,音乐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同时也扮演着学习者的重要角色,在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微课作为当下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音乐教师们应当秉承着学习的态度,接受新的事物,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为音乐市场培养更多优秀的接班人。根据实践结果和评价,证明音乐微课能够充分调动小学六年级生学习积极性和音乐兴趣,在帮助学生学习音乐和培养音乐爱好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研究能够为更多的音乐教师提供微课教学经验,促进小学六年级音乐欣赏课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 2013, (4): 10-12.

[2]胡铁生.胡铁生——还原中小学微课本质[N/OL].中国教育报.2014-11-5. www.jyb.cn.

[3]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 2013, (10): 28-31.

[4]胡世清,文春龙.我国微课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08):46-53.

[5]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5

[6]曹靓.音乐微课教学新模式探讨[J].黄河之声,2016(17):43.

[7]张子婧.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02):120-122.

[8]彭倩.微课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21):252-25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