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乐器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施策略
郑步坚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郑步坚,. 浅谈小乐器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施策略[J]. 当代音乐研究,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318.
摘要:
小乐器能够与唱歌课,欣赏课、创编课等多种课堂形式紧密结合,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视唱、识谱、合奏、合唱、创编等多方面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音乐课中不可忽略小工具的应用,老师可以利用小型音乐工具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进一步了解音乐、喜爱音乐、学习音乐。
关键词: 小学音乐小乐器实施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318
基金资助:

小学人教版音乐教材中出现了口风琴、课堂打击乐器,竖笛等小乐器,这些小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被大量应用,其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其教学案例不够丰富,艺术实践方面研究不够充分。教师需要从小乐器的体型优势等方面出发,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真正实现“以生为本”,让同学们都可以在音乐教室中进行交流。利用小乐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自信,培养学生手脑协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一、小乐器进入小学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学生渴望学习小乐器,积极寻求有关小乐器的专业知识及演奏上的指导,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小乐器过于简单和无聊,而没有学习的必要。通过对小乐器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情况调查发现,小乐器进入小学音乐课堂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对小乐器认知不足

在这个世界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许多思想涌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个体对一件事情或者一种事物的认知与看法,对于某个个体的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对学生的调查采访中了解到某些小学生对于学习小乐器的一些想法,他们有一部分人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小乐器,一是认为小乐器的学习太过于简单而显得比较低级;二是通过学习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参加考试来加分显得更有意义和价值;三是学习难度较大的乐器,才能凸显自身的艺术素养。

(二)学习小乐器差异较大

每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学习认识能力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学习速度快,接受能力快,反之学习速度慢,接受能力也慢。这表明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按照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部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不利的,例如在利用口风琴进行吹奏某一段旋律时,有些同学模仿学习能力强就很容易吹奏出来,可能有些同学反应慢学习能力差的会停滞徘徊、手足无措而产生学习乐器的厌恶情绪,放弃对乐器的学习。

(三)教学创新不强

音乐这门学科能浸润心灵、启迪心智,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现实中有些教师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只是按照书上出现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讲授歌曲内容,习惯性的依靠粉笔进行音乐教学,或者仅仅依靠歌曲来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将会是“死气沉沉”。还有一部分教师的理论知识足够,但是缺乏教学的实践,造成对于乐器的教学把握不足,不敢或者自己都无信心进行各种乐器的教学,更缺乏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音乐兴趣。

二、小乐器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循循渐进,价值引导

学生接受一种思想或观念的过程是稳定的、长期的,是具有主动行动特征的,特别注意的是接受对于其有利的观念及想法会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的质量,所以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分析探讨器乐教学的中各种乐器的学习价值,在学科中充分挖掘和认定其本身的教学价值,有利于在学科教学中更好地进行价值观教育。例如:在一首歌曲学习中可以加入小乐器的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这首歌曲的乐器,以此调动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有关西洋乐器、民族乐器以及小乐器它们三者之间异同点,以及乐器本身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对文化的选择性及包容性;学校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给予学生进行器乐教学方面的价值观课程教育。

(二)分层教学抓重点

学生在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其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有所区别,所以对此情况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如果教师不实施分层教学,那么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上很可能造成“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够,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吃不透”的状况。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真正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使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向学习能力好的学生靠近,进而实现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实施小乐器教学时,教师需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需要对班级的每个学生学习小乐器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然后将学习能力不同程度的学生分为A、B、C、D四个小组,按照客观条件对他们的座位进行调整,字母顺序越靠前的小组则学习任务的难度逐渐加强。

(三)因人制宜区分差异

针对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小乐器不同情况,教师需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和计划学生才能更好地安排学习时间,教师也能考察学生在此阶段学习小乐器的成果。例如小乐器的学期目标任务:三年级在学期结束之前至少会演奏1首乐曲;四年级至少演奏1-2首;六年级至少会演奏1-3首。同时每名同学需根据个人意愿选择适合的小乐器,在学期的最后自行选择一首进行考核评级。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小乐器,并学习一首自己感兴趣的歌曲,在月末进行表演和展示。

(四)把握创新手段

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现代教育教学必须创新,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新知,全面提高其综合素养,优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课堂小乐器的教学内容需满足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化,还应该满足其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构建小乐器教学的生动情境,开启多维度的思维碰撞,强化小乐器方面的知识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小乐器的兴趣、提升其课堂参与度,构建具有小乐器特色的新式音乐课堂,用小乐器浸润学生学习音乐的美好心灵。

三、结语

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小乐器教学是尤为重要的,小乐器不仅填补了五音不全的学生在音准上的遗憾,增强了其学习音乐的自信心,还为那些处于音乐迷茫阶段的学生提供了小乐器教学方面的正确认识及专业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娜.器乐进课堂的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以昌邑市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为例[D].山东:鲁东大学,2016.

[2]赵明利.将小乐器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初探[J].学周刊,2021,(29):98-10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