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探析
朱思涵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思涵,. 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探析[J]. 当代音乐研究,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332.
摘要:
音乐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方式是不一样的。其他的教学方式的重点在于能够将很强的理论和抽象的知识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但是,音乐教学则是注重感性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其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社会和自然给他们带来的美好,从而逐渐将审美情感培养起来。因此,在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着手分析,改变以往在音乐教学上单调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从而引导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音乐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小学音乐;学习兴趣
DOI:10.12721/ccn.2023.157332
基金资助:

一、现在音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随着新课标的出现,不仅是要求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的教学进行改变,要求音乐教学也要作出相应的变化,要求音乐老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学生放在首位、按照学生所需要的进行教学,开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将学生的音乐上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让学生在音乐中可以感受到生活。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小学音乐教学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把音乐知识交给了学生,教学生照葫芦画瓢的形式唱歌,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让原本应该很活跃的课堂氛围变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由原本的期望上音乐课变成厌恶上音乐课,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此外,本来应该是让学生放松和缓解学生压力,陶冶学生情操的一门课程变成了和其他课程一样,被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和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相违背的,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为此,小学老师应注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其心理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和上课模式的转变,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从音乐的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和所要表达的感情,逐步增强小学生在音乐素养、鉴赏和创造方面的能力,让小学生的想像力和创作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保证小学有一个好的音乐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学习音乐知识既可以开发学生的左脑,还能够使学生变得明智。小学阶段开设音乐课程既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够使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愉悦感,对于学生音乐鉴赏、品读能力的培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学习,既可以增加学生的长处,还能够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研究音乐的各种类型,从而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而对于小学生音乐敏感度的培育需要从小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对形形色色的音乐作品进行辨别,实现审美意识的提升。在整个音乐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既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鉴赏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也十分的重要。所以,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十分关键。

三、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合作教学是一种很好提升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够使学生以团队的形式高效完成目标。如今,合作教学方式逐渐地替代了原本的教学方式,并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与学生单独学习的方式对比,不难看出,学生在经过合作教学后,在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因此,老师音乐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合作教学的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通过开创新形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下面两点入手,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学习的成效。

(二)以情境创设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老师通过带有趣味性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建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搭建起多种多样的情景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感受的同时掌握需要的知识,并丰富了学生情感和阅历,培养了学生在思维上的拓展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形成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的教学环境。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新课标的出现和改革,小学音乐教育也是得到了很大的重视,这就让学生在审美上有了提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以前所没有感受到的美好,让学生对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此,在教学时,老师可以设立生活中一些情景,并通过实物、图片以及多媒体设备进行再现教学。这样具有新鲜性的情景教学,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参与到情景教学当中。

(三)以多样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目的性很差,老师想要学生在上课中不开小差,掌握课上所讲的必要知识,就要结合多种教学形式,来不断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慢慢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学习音乐是为了能够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欣赏和学习能力,培养孩子事物的审美能力,在音乐中感受快乐。因此,老师一定要将理论知识以及唱歌技巧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采取多种教学的方式将学生们带入到“知识的店铺”,同归学生自身的实践和同学、老师的互动中,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首先,老师教学的时候要给学生展示自己成果的舞台,让其能够感受到通过自己努力学习所带来的喜悦。在学生体会到成功后的喜悦后,这种喜悦会成为它接下来学习的动力。

(四)以调整方法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

从小学音乐教学的角度分析来看,该门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程,为了保证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动力,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学习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教师则需要从教学方法上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来创设相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趣味化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五)以改善设备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现在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也更注重音乐教育,甚至引进一些高科技手段,助力激活小朋友的音乐细胞,启发小朋友的音乐天赋。其中,新法教育的互动音乐教室尤其受到各个小学校、幼儿园的追捧。互动音乐教室包括移动音乐、魔力钢琴、地面钢琴3大学习系统。其中,移动音乐配以各种模拟真实的乐器,例如,钢琴、锣鼓、竖琴等,小朋友随着节奏舞动,便能创造出音乐节奏和悦耳曲调。有音乐有互动游戏,激发孩子创作天赋不用愁;地面钢琴,采用动作捕捉核心技术,脚步踩到钢琴键上,就能弹奏起美妙的钢琴曲,还可以个性化定制游戏,帮助学生在玩乐中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魔力钢琴,真实琴键+地面弹奏,全面培养孩子音乐细胞。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是现在音乐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音乐老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要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音乐是一门艺术。而音乐老师则是这门艺术的传播者。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这样有助于老师后面工作的展开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李东敏.优化小学音乐课程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性[J].未来英才,2017(23):170.

[2] 徐颖慧.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分析[J].北方音乐,2020(24):3.

[3] 秦晶晶.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研究[J].新课程,2021(28):6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