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新的教育方式下,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生动、丰富,教学方式、手段、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课堂氛围也变得越来越融洽,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爱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条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主动地参加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是非常关键的。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文化课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而音乐课程则被视为一门副科,可有可无。其实,在小学升入初中时,音乐是一门不考的课程,无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学生的父母,乃至学生本身,都对此并不怎么上心,甚至连教师,都觉得音乐教学毫无意义,只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工作,而非责任。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不把注意力放在音乐上,那么音乐的教学效果自然就很低。
(二)课堂上缺少活力,教育观念滞后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大部分的音乐教师都采用了比较保守的教学方法,他们仅仅是进行了弹唱教学,也就是教师伴奏,也就是让学生一起合唱。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的确便于教师实施,但音乐不是单纯地歌唱,它还需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知识,进而建立起自己的音乐体系。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在音乐课堂上,仍然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然而,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以往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与素质教育相匹配。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积极更新教育观念
小学音乐教师既要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要在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中发挥作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和修正,才能保证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一方面,小学音乐教师要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认知和艺术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观念的创新和修正时,不仅要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一方针进行落实,还要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以此为教学变革的基础,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让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加接近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感”,从而更好地了解音乐文化。比如,在教学《我是小小音乐家》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提出问题:“你们听到这首歌的感觉如何?”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进行跟唱,并在跟唱完后,为学生讲解歌曲节奏、编曲风格等理论细节。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歌曲进行自由表演,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真实艺术感觉。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二)尽力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如何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课时,以减少学生课外学习的压力,提高其教学水平,是当前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首先,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行充分地了解,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学生创造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其次,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工作,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艺术赏析能力,并积极推动学生的审美能力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和多媒体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学生进行课堂引入,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劳动最光荣》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学生讲述“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在工作中普通的工人是如何创造出非凡的成绩的,让每位学生在学歌前,都能以最生动的方式认识到“劳动”的含义。这种引入方式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教师要可以为学生收集各种不同的音乐教学材料,让学生通过自我查找和欣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在学习讨论中,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三)开展生活化的师生交流
教师是学生音乐道路上的引路人、启蒙者,教师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是无法衡量的。然而,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并不是给学生进行理论上的讲解,而是要向学生传达音乐观念,从而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这对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必须主动地跟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音乐意识进行培养,传达自己的音乐修养,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到音乐的魅力,为未来的音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进行葫芦丝课的教学的时候,葫芦丝便携方便,而且很容易入门,让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演奏的技巧。教师可以演奏受众广泛,而且还比较简单的乐曲来展开演奏,跟学生一起分享乐曲背后的故事,还有自己学习和演奏的一些经历,从而在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让学生了解到音乐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存在于生活之中的。音乐并不只是存在书中,也不只是枯燥的理论,更不只是技术,而是表现了生活中的风景,真实的事情,变化的心境,是根植于生活的艺术。
(四)利用游戏比赛,提高课堂效率
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课堂上的教学对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本身就适合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而游戏教学可以活跃音乐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比较合适的小游戏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可以举行一些音乐的比赛、歌曲接龙游戏等让课堂氛围充分地活跃起来,且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表演进行一定的评价,对这些学生加以鼓励,从而强化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确保小学音乐课堂能够有效地开展。此外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中也可以设置一些让学生互动的游戏,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击鼓传花,教师控制音乐的停止和暂停,在进行击鼓传花时开启音乐随后暂停以后将捧着花的学生到讲台上来进行节目表演,表演的形式可以不限于音乐的形式,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生才会更加向往音乐的课堂从而更加有效地对音乐进行学习。
三、结论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体会到真正的、美好的事物。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师要主动响应音乐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音乐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小学音乐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让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娜,强琴平.强化美育育人功能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08):33.
[2] 张道平.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19):76.
[3] 尚静.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教学尝试[J]. 新课程(综合版),2019,(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