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杨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娟,. 浅谈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J]. 当代音乐研究,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452.
摘要:
由于我国近年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小学音乐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合唱教学,其具有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与合唱能力的作用,能够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加强学生在班级、团队中的凝聚力,因此成为了小学音乐教学的一大重点。但是,目前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学生普遍存在对合唱积极性不足、合唱水平不高和缺少合唱技巧等问题,导致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进展并不顺利。文章基于此点,先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现状,然后对应现状提出了提升合唱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目的是要将合唱教学的实效性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452
基金资助:

“合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够让全体学生都展开歌唱训练,也能驱动学生实现音准、音高的统一化,进而提升歌唱教学的实效性,由此可见,合唱教学在推动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建构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来实现合唱教学,充分发挥出合唱教学的教育内涵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思维表达的实践能力,彰显他们的艺术核心素养,最终便能在整体提升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同时,落实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一、 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现状

(一)、合唱兴趣不高

对于合唱,高年级小学生与低年级小学生有着完全相反的表现。低年级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更加活泼,喜欢参加这种集体活动,合唱教学的氛围也更好。但高年级小学生反而不愿意参与这种集体合唱,他们更愿意进行独唱来展示自我的才华,认为在合唱中没办法表现出自己的“特别”。因此,高年级小学生参与合唱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不足,对合唱也没有兴趣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最终造成了小学高年级音乐合唱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师不够重视

合唱是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却不是只有合唱。很多教师面对有限的课时,仍然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了解音乐知识,培养学生更多的音乐技能,像乐器演奏、独唱等等。因此,合唱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所占据的教学时间就不能太多,尤其在学生认为合唱与独唱没有多大差别的情况下,教师也会视学生的学习倾向而逐渐降低对合唱的重视程度,比如不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合唱排练、不给学生布置合唱的练习作业、降低对学生的合唱要求等等,导致高年级小学生的音乐合唱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

二、 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很多知识都能够形成独特的感知,也能够展开创造性的实践。所以教师可以注重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启发点,推动学生展开合唱学习,借此来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提升他们合唱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以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本为例,教师在教学《美丽的家乡》时,就应该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准,将情感调节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理解音乐合唱曲目中所蕴藏着的情感和思想,进一步帮助他们认知所学习的音乐知识内容。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让他们说一说家乡的风土人情,最值得牵挂的东西等,促使学生展开生活化的回忆。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歌曲《美丽的家乡》,然后在学生初次听完歌曲之后,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对这首歌曲情绪的感知,分段带领学生合唱这首歌曲。比如,针对第一段的歌词,老师分句教唱,然后让学生根据第一部分的节奏和旋律自行歌唱第二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配合演唱高低声部,让学生掌握合唱的要领,而后再让学生齐唱,达成音准、和声的和谐统一。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建一个小小的乐团,分为表演组、乐器组、舞蹈组、指挥组。全体学生共同演唱,完成合唱活动,由此便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看到的音乐会场景进行完整的演绎,激发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在合唱的时候控制速度、力度及节奏,让整个合唱的效果更佳。

(二)、引入游戏活动

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在展开音乐合唱教学的时候,就应该引入游戏活动,创设更为活跃、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整体提升合唱教学的效果。以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本为例,教师在教学《快乐的泼水节》时,就可以根据这首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及歌词来设计游戏。将整个游戏活动贯穿于合唱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尝试在游戏活动中去体会整首歌曲的旋律与节奏。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泼水节的由来,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然后在讲完故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这一故事展开角色扮演活动,在扮演的过程中,尝试唱一两句歌词,展现他们对歌曲曲调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节奏训练。在黑板上写下节奏:X.X XX|XXX XⅠ X.X XXXⅠ X-Ⅱ 写完之后,教师一边念一边打节拍,打出以上节奏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模仿。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跟上节奏,教师便可以以游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打节奏,看哪一个小组打的节奏又准、又好、又快。在打完了节奏之后,教师再邀请学生跟着自己一边打节奏,一边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在学生完全熟悉了歌词与节奏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合唱《快乐的泼水节》,借此来提升音乐合唱教学的课堂效果。

(三)、科学的发声练习

科学的发声是提升合唱效率的重要条件及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语言系统发展得尚未完善,所以他们在合唱的时候,可能存在着对个别字词发音不准确或者有所偏差的情况。因此,在实施合唱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歌曲中个别的字词展开发音练习,在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读音后再带领他们进行发音练习,让学生更加清楚发音的过程,也能更为精准地展开合唱,提升合唱的兴趣与积极性。

以人教版小学音乐课本为例,教师在教学《唱大戏》时,就要注重带领学生练声。这是独具豫剧特色的一首歌曲,歌唱分为了两个部分,前面是念白,后面是戏剧唱腔。歌曲的旋律紧密结合了“4”的运用、大跳音程的特点,其中念白部分也为整首歌曲增添了趣味性色彩。在带领学生练声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加以落实。一方面,教师可以紧扣“念白”部分,带领学生模仿多媒体视频中小孩子的声调来念歌词。虽然这一段没有曲调,但是抑扬顿挫的念法也让歌词别有一番风味。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抠字眼,比如“槐树底下搭戏台”中“槐”要有拖音,展现曲调的变化,这样才能与前面两句“老槐树,槐树槐” 的“槐”的音调形成对比。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紧扣个别字词来练声,提升他们合唱的配合度。另一方面,在后面的戏曲唱腔部分,教师就可以使用河南话(如果不会,借助多媒体播放)分别说(演示)“看呀看大戏,听呀听大戏”“听呀听大戏,演呀演大戏”“将来我要唱大戏”,让学生尝试模仿河南话来唱出这几个乐句。师生之间互相配合,让河南的方言与歌曲之间有紧密联系。在带领学生完成了练声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合唱歌曲,将他们刚才的练声内容一一体现,在演唱中以统一的音准和节奏演示出来,独显戏曲的韵味。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音乐合唱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提升歌唱实力的作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受到充足的艺术熏陶。因此,音乐教师一定要提高对合唱教学的重视程度,保证合唱教学的顺利开展,才能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杨娟(1980.11),性别:女,民族汉,湖南汨罗人,中小学一级教师,汨罗市实验小学音乐教师,汨罗市连续三届“名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赵书璇. 试析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扩展思维 基础教育论文集.对接京津——扩展思维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875-1878.DOI:10.26914/c.cnkihy.2022.035052.

[2]王恒.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11):3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