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数学基础水平。由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具有知识量大、知识点衔接紧凑的特点,所以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数学计算能力,才能避免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导致小学生不能认真地看题、审题,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一、小学生数学计算现状
(一)学生计算速度慢
就小学生数学计算现状来看,学生普遍计算速度较慢,因为年龄尚小,各方面都尚未发展,光是审题就需要耗费较长时间,特别在遇到一些较为复杂计算题的时候更是如此。再加上学生口算能力不足,所以在计算期间速度较慢,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计算准确率不足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期间,除了要考虑学生计算速度较慢这一点,学生计算是否准确也同样十分重要。可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分析,学生计算结果准确率较低,学生计算期间经常会出现看错题目、计算口诀记忆错误、不知道如何计算等情况,最终自然会出现计算错误。而学生计算结果一旦出现错误,计算能力自然就无法提升,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之一。
二、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措施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小学生大多十分活泼,但自制力十分差,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学习内容上,而有趣的情境则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到计算学习中。为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期间,可以主动为学生创设趣味情境,借此有效激发学生计算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例如,教授《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即可在教学过程中以“看魔术”为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第一页情境图,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再提出如下问题: “一共变了多少朵花?四个鱼缸中一共有多少条鱼?”通过这一方式实现图文结合,同时还能有效借助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列式计算。这样,学生自然能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思考与探究,有效激发计算兴趣,为计算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口算教学,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教师在教学期间还要注重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这可谓是学生计算能力得以有效提升、计算速度得以提升的关键。对于小学学生而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口算能力若能得到提升,学生今后计算速度自然也会明显提升。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激发学生口算兴趣,让学生在口算训练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例如,在对学生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即可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口算技能的培养。以“21+13”计算为例,因为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21+3”计算方法,这个时候教师即可指导学生将其转化为“21+3+10”,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学会化繁为简。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口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最终真正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也能让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升。
(三)分层教学,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对小学学生进行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时,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积极实施分层教学,按照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差异展开合理分层。这样不仅能有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还能让每一位学生均能从小有所获,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如教师在综合性运算教学期间,即可结合学生现有计算能力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借助分层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知识内容,以此有效锻炼不同层次学生的计算能力。总之,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有效满足不同学生个体差异、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使学生计算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所以,教师在培养小学学生计算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分层教学,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四)强化练习,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年龄尚小,面对数学计算题时难免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一定要强化计算题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数学学习以及计算能力提升意义深远。例如在日常计算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是因为学生粗心造成的,这些可以避免的问题,教师即可在练习过程中加强引导,及时指出学生不良的计算习惯,然后再基于此对学生展开计算题训练,这样学生就能在长期训练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本就是练出来的,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计算能力培养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稳扎稳打、多组织练习才行。小学学生计算练习时间大多是交由教师,纠错也是如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时候,可以将学生错题作为引导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寻找错误中逐渐提高自身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实施之前,抽出几分钟对学生进行集体训练,通过增加计算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之后对于学生完成的计算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之间批阅,让学生在批阅过程中更好地发现自身计算问题,同时让学生在自我纠错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较强的计算能力不仅能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的计算题目,还能让学生准确地解答综合性题目,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利勇,潘金花.试论做好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7(7).
[2]王彩蕊.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5(21).
[3]裘卫珍.小学高年级数学演绎推理能力的元认知思路构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