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教育的开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往往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以减少问题的重复出现。因此,教学方法的制定必须基于新课标的实际内容,并与学生的具体的教育程度以及学生的学生经验相联系,从而实现对初中化学课程的改革,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从目前的初中教学效果来看,虽然化学这门学科深受重视,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使自己的讲解更有趣,改变枯燥单调的传统课堂,为化学教学设定新的目标,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随着课堂教学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满足新课标下学生知识学习的需要。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等多样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支持下,真听、真看、真实感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还能帮助学生自主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同时,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现代教育教学进程。
另外,教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降低化学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促进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结合互动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但尚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同时学生们往往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进行化学探究活动时,也存在思路不够、逻辑思维未打开的现象。这样,学生们在化学探究活动中的认知则很浅显,效果也并不好。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点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去解决学生探究能力不足、思维单一的现实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实践类课程中去寻找不一样的学习方法,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激发,发散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同时,在化学课堂可以通过互动式探究活动,来引导学生合作式完成学习任务,让不同的思维方式发生交集,思想的火花发生碰撞,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以实现高效的互动式探究学习。互动探究式学习模式可进一步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及效果,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通过问题来促进互动,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提升,引导学生以灵活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探究式学习任务,并对化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对化学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教师还可进行有效指导,引导学生及时发现化学学习中的重难点知道,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二)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化学教学内容,适当创设高质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
例如:在教学“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古时民间“鬼火”的原理,同时让学生做好观察“白磷燃烧”的准备。通过观察实验“白磷燃烧”,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高效的学习,进而实现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加强趣味实验设计,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初中化学教学中,主要是为了培育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化学素养,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课堂的学习,可结合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来探寻化学实践素材,不断验证化学原理,进一步加强化学概念的认知与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遵循“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作为教学创新重点。
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对部分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找到正确的学习切入点,因此对于化学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学习积极心与信心皆不高,这样导致教学效率与效果也不佳。在当前的新课改教育形势下,化学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的设计工作,要多设计趣味性的实验内容,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让化学实验变得更生动更有趣。
实验是训练学生应用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复习与总结,借助化学实验,可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与效果。教师在组织化学实验活动时,要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例如,教师可设计“脱水”现象实验。在进行化学实验前,先预先准备一些白糖,同时将实验素材展现给学生:“同学们,这是我们为这次实验准备的素材,它则是我们所熟悉的白糖。你们说它的外表像什么呢?”有的学生回答:“它的外表是白色的,像冬天里晶莹的白雪。”这时,教师再继续引导学生:“那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让‘白雪’变成‘黑雪’呢?”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了探索的欲望。这时,笔者则引导学生们进行“白雪变黑雪”的化学实验:将少量白糖放入烧杯中,再滴入几滴加热过的浓硫酸,刹那间,原本洁白的“白雪”瞬间变成了一团黑乎乎的物质,就像被污染过的“黑雪”。学生们纷纷对这一神奇现象十分感兴趣。这时,笔者则引领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去探究化学实验的相关原理,让学生了解是浓硫酸“夺走”了白糖中的水分,这样,白糖在失去水分后则变成了黑碳一样的“黑雪”状态。
(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实施有效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好坏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知识。因此,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提高化学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反思,及时发现课堂上教学的不足,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总结,使课堂上的知识点和问题直观易懂,激发学生对化学教学的兴趣,完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例如,在学生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时,教师可以将各元素编成口诀,这样学生更容易记忆,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特殊的互动情境教学课程向学生讲解化学新知识,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许多实验现象,感受化学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
三、结语
在如今的新课改及素质教育形势下,对于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高效指导及生本能力的培养正逐渐成为教育的新趋势。初中化学教师要想让化学课堂更具活力,则要以生为本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路径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与想象力,自主进行化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化学知识的启迪,全面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断增强教学效率及效果,以达到新课标之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键.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