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说明了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以及在我国老年群体出现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分析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以及药物治疗方法,为老年高血压的防控提供参考。
摘要: 分析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诊疗、预后中总胆红素、血清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3~2020.3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体检老年人各85例,分别以实验、对照2组进行命名,实验组同时开展药物治疗,对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对比于健康体检老年人,治疗前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明显,血清D-二聚体提升明显,比较差异性较大(P<0.05);经过药物治疗,患者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优化明显,且患者PANSS评分降低明显,预后较好;预后与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相关。结论:总胆红素水平、血清D-二聚体可有效判断老年精神分裂症病情和预后,建议推广。
摘要: 目的:探析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老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医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时段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老龄患者中纳入78例配合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人数39例/组。对照组采取宽胸理肺汤治疗,观察组采取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70.35±6.23)%、FEV1/FVC指标水平(71.89±6.45)%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较对照组15.38%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老龄患者服用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肺功能状态趋于正常,同时控制了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摘要: 探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急诊内科治疗中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74例入组,入选后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例37例,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病例37例,应用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治疗,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29%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1.08%相比更高(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行急诊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摘要: 通过对老年压疮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应用,随后对其效果进行临床探究。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压疮患者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8年5月之间,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100例压疮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采用常规压疮护理措施。对于试验组患者来说,通过采用延续护理。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临床效果比对,试验组患者中的总体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的总体有效率为83.33%。通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对两组照顾行为进行相关评分及分析,试验组皮肤护理、翻身行为以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老年压疮患者,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延续护理对于老年压疮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效果。
摘要: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治疗老年胃溃疡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胃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呋喃唑酮治疗,实验组给予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治疗。比较两组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溃疡直径、生活质量、幽门螺杆菌转阴率、1年内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实验组溃疡平均直径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实验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治疗老年胃溃疡可快速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缩小溃疡面积,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 对有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老年病房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期间的老年病房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的老年病房施行有效的管理方法。观察其管理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期间医院老年病房施行管理措施后,无患者及医护人员发生感染情况。在此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发热症状,经测量体温分别为37.5℃、37.8℃、38.6℃,经过采取病毒核酸检测两次为阴性,排除新冠肺炎。结论:对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的老年病房施行管理,能够有效避免患者以及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前(对照组)与实施后(观察组)住院治疗的各45例老年患者,比较两组老年人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管理满意率。结果:安全组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安全组的护理管理满意率为97.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44%(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满意率。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以期寻找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最适合的治疗模式。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根据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综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变化和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治疗前收缩压、BNP和LVE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所好转,其中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62,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治疗效果更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患者的接受度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 探讨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将我院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血压恢复正常以及患者住院的时间、高血压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血压恢复正常以及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高血压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效果确切。
摘要: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排痰中应用排痰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拍背手势进行排痰,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排痰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的排痰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排痰成功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手术排痰中,应用排痰拍可以降低患者痰液瘀滞的情况,辅助患者排除体内痰液,保证老年患者的呼吸顺畅,对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的康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中选取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6,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26,延续护理干预),对比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ESCA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可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病情好转,护理满意度较高,建议推广并临床广泛应用。
摘要: 分析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家庭访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社区卫生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待的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式护理,而观察组则需接受家庭访视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服药遵从行为以及护理前后的家庭功能得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服药遵从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的家庭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高血压的社区老年患者,让其接受家庭访视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的可行性较高。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病麻醉科手术中的临床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将近一年(2021年07月至2022年0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病麻醉科手术病例,进行整个围手术期的临床麻醉风险因素分析,并依据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提前采取防范措施,观察所有病例的实施效果,麻醉等级与副反应的发生。结果:经过手术麻醉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后,所有老年病患中,达到优级麻醉的病例数为58例,占比为87.88%;而所有老年病患中,经过手术麻醉后发生副反应的病例数为15例,占比为22.73%;所有老年病患对于手术麻醉的综合满意度为95.45%,共计63例。结论:对老年病麻醉科手术病患,积极探究手术中的临床风险因素,提前采取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病患手术麻醉后副反应的发生,提升优级麻醉比率,且病患的综合满意度也明显得到提升,有效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院的口碑。此法甚为有效,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手术麻醉效果,应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摘要: ICU老年脑出血病人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后对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将在我院进行住院医治的的110名ICU老年脑出血病人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如下的治疗方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对ICU病人给予不同治疗方法后发现,给予病人早期的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给予病人术后的营养支持,对病人使用重组活化因子进行治疗,给予病人机械通气,对病人使用泮托拉唑药物,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ICU老年脑出血病人来说,医生可对其给予早期的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术后的营养支持,使用重组活化因子进行治疗,病人机械通气,使用泮托拉唑药物,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预后效果,在临床治疗中起显著作用。
摘要: 在老年AMI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全局式护理模式,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老年AMI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入院后给予常规急诊科护理;观察组3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全局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球囊扩张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AMI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全局式护理模式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摘要: 观察分析急诊早期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足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80例老年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急诊早期干预护理方法)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每组均为9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满意评分、足跟压力性损伤(皮肤破损、皮肤糜烂以及皮肤发红等)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皮肤破损、皮肤糜烂以及皮肤发红等足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早期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足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显著。
摘要: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合并睡眠障碍将加速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文章主要介绍了老年痴呆伴发睡眠障碍患者的非药物疗法。
摘要: 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28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的28例采取的是健康教育模式,护理指导后对结果对比和分析。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教育达标情况,研究组的药物指导、自我检测、心理调整的达标几率分别是92.8%、89.2%和89.2%,。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突出。研究组的满意几率是92.8%,对照组是78.5%,资料分析可知,研究组的满意几率更高。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形式,本身有重要的作用,能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起到辅助降压的效果,值得实施和借鉴。
摘要: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集在我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12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饮食、心理健康、躯体活动以及人际关系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总得分(94.63±0.9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4.63±1.0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