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研究
生物技术研究
《生物技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生物技术工程、微生物、医药、农林、食用菌、轻工食品、环保、食用菌及相关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生物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2X

《生物技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69 浏览:851
  • 皮敏 冯艳鹏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7期
  • 摘要:
    目的:通过对医院微生物检查和病原菌耐药情况的调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自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的临床样本7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70份标本中,共发现23个菌株,总检出率为32.86%,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最多;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对其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结论:在临床中应加强对病原菌的检测和耐药情况的监测,以筛选出敏感的抗菌药物,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 不同微生物对发酵质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下载:74 浏览:854
  • ​王芳 潘雅琦 高德龙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7期
  • 摘要:
    微生物发酵是指微生物在适当的发酵条件下,通过特定的代谢途径,将原料中的营养成分转化为必需产物的过程,通常将发酵方法分离,补充和半连续进行,并进行连续发酵应用,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结果的潜力,但是为了在生物反应器中轻柔地表达它们,其要表达尽可能多的结果,并且易于合成和发酵。发酵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除了真菌型的生产性能外,它还与培养基的配方说明,原料的质量,灭菌条件,种子的质量,发酵条件和工艺控制密切等相关。
  • 一种碧螺春茶树专用生物菌肥的制作工艺研究 下载:73 浏览:857
  • 梁浩然 严颖 刘研 徐婷 沈佳乐 郝刚 高杨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7期
  • 摘要:
    碧螺春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化肥的过度使用不仅影响了茶叶的品质,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提高茶叶品质、减少化肥使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致力于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和生物技术,开发研究碧螺春茶树专用生物菌肥工艺。最终确定了生物菌肥的最优处方:厨余有机肥 份额55—75、黄豆饼 份额15—25、玉米秸秆 份额45—55、黄腐酸 份额35—55、蚯蚓粪 份额4—7、微生物复合菌剂 份额1—2、酸性蛋白酶 份额0.3—0.6、其他辅料 份额5—15。结果表明,利用此处方制得的生物菌肥既能提高茶叶产量品质,有效保护土壤性质结构,又能缓解太湖蓝藻爆发,保护生态平衡;同时也能助力大健康产业下的果茶系列产品开发应用。
  • 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研究 下载:63 浏览:829
  • 黄小梅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7期
  • 摘要:
    在高中的教育系统中,生物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它的内容琐碎而复杂,重难点也很多,让学生很难理解和吸收。而有效课堂的创建,意味着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挥到最大,让学生去记忆,去消化,去理解,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改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以往的单打独斗,变成小组合作,从而通过相互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 下载:77 浏览:881
  • ​杨亚如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7期
  • 摘要: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更高的挑战与要求。创设问题情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深入探讨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与对策,旨在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针对性、生活化、探究性和科学性是创设问题情境时应遵循的四大原则,而通过融入多元生活资源、鼓励学生质疑精神以及创设生物实验情境等对策,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效果。
  • 浅谈初中阶段生物老师培养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方法策略 下载:63 浏览:857
  • ​曾秀丽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7期
  • 摘要:
    新课程标准提倡在中学生物学实验中强化对学生独立探索精神的训练。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目标有两个,第一,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第二,让他们学习独立探索和探究性学习,从而使他们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得到多个方面的提高。文章着重探讨了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期望能够给有关教育工作者们一个强有力的借鉴,以此来加强学生的独立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初中学生物学实验的效果。
  •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跨学科融合教学研究 下载:71 浏览:823
  • ​吴佳凤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7期
  • 摘要:
    STEAM教育理念是一种以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为基础,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艺术等多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综合教育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分而治之”的模式,强调在真实情境下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融入到完整的项目实践中去,以此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共同提高。基于 STEAM 教育理念的生物课堂,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本文结合高中生物的特点,探讨基于STEAM 理念的高中生物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师们提供参考。
  • 基于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研究 下载:65 浏览:883
  • ​张馨 《生物技术研究》 2024年7期
  • 摘要:
    生物是一门涵盖了各种生命现象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引导学生在对生活中抽象的概念、生命观点进行深入的了解。核心素养则是当前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事实,以实证为依据,指导学生用合理的方法和思维进行学习。而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在生物实验课中,教师要注意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生物技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61
访问量 125087
下载量 30576
总被引次数 275
影响因子 0.89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