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神经精神科学相关领域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神经精神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成果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893

《神经科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67 浏览:406
  • 夏姚瑶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相应的影响因素,并展开系统化分析。方法:筛选2021年3月——4月30日为本次研究时间,筛选这一时段内,在某市5家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的护理人员100名作为参与者纳入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分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可将其分成两组,评分低于160分为良好组,评分高于160分为较差组。在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影响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0名参与调查的护理人员中,心理状况良好的74人,SCL-90 平均分值为(128.72±10.98)分,为良好组(74%),心理状况较差的26人,SCL-90 平均分值为(213.97±26.12)分,为较差组(26%)。组间比较,较差组的低级职称(88.46%)、较高工作强度(69.23%)、医疗纠纷经历(46.15%)以及外界支持不足(69.23%)所占比率明显高于良好组,(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低级职称、较高工作强度、医疗纠纷经历以及外界支持不足是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p<0.05,OR>1)。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临床需要在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相关影响因素的同时,给予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多关注,以确保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
  •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67 浏览:410
  • 王观花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分析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臭氧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100例患者,以信封法将各50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采取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联合组加行臭氧穴位注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联合组两项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臭氧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显著疗效,同时对患者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也有积极影响。
  •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观察 下载:68 浏览:424
  • 卢敏庭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基于康复护理方案和对照组(n=41)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7.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93%(P<0.05);研究组护理后HAMA量表评分和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康复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可推广。
  • 针对性护理应用在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中对其认知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下载:68 浏览:450
  • 周云慧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应用在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中对其认知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14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针对性护理,对比经过60天护理后患者的认知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组内对比,护理后患者的MMSE和ADL取得的结果明显优于护理前;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的MMSE和ADL取得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81%明显于低于对照组12.67%,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59%明显优于对照组86.20%,对比差异显著(p<0.05)。讨论: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中,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对神经内科接受介入手术的患者使用术前术后护理指导的效果分析 下载:71 浏览:454
  • 温双双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分析为神经内科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术前术后护理指导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术前术后护理指导。结果:术后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2.78%,对照组22.22%,P<0.05;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8.89%,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介入手术患者运用术前术后护理指导可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 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鼻饲反流误吸的作用探讨 下载:72 浏览:429
  • 王园园 王璐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鼻饲反流误吸的作用。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院内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序列数为基础,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同时能够显著改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护理研究 下载:74 浏览:431
  • 王粟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用中等长度导管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2月,地点为我院神经内科,疾病确诊结果均为重症脑卒中,样本数量6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32例,对照组为留置针穿刺置管,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为中等长度导管置管,并给予精细化护理,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以及置管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平均留置时间为观察组较长,总穿刺次数以及输液工具费用均为观察组较少P<0.05;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3.13%,对照组21.88%,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7.50%,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用中等长度导管并配合精细化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以及和谐护患关系。
  • 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下载:77 浏览:459
  • ​李飞 杨程程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时间范围(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选取对象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患者共计77例,按照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采取神经介入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病变血管恢复情况(P>0.05)。观察组Vs(109.64±7.92)cm/s、Vd(21.97±0.08)cm/s,血管狭窄率(21.06±1.97)%,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观察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两组评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10.15±1.04)分,生活质量(98.79±5.64)分,评分更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更低(P<0.05)。结论:神经介入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提高脑血管病治疗效果,可促进病变血管恢复,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 浅析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下载:46 浏览:476
  • 付洪娟 李飞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目的:分析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根据疗法分组,A组(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41例,B组(开颅夹闭手术)41例,比较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者功能状态、预后情况。结果:手术治疗情况比较,A组手术较快、住院较短、切口较小,但是治疗费用较高(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A组发生率,B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功能状态比较,A组生活自理能力较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预后情况比较,A组短期内预后较好,B组较差(P<0.05)。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血管内栓塞具有显著效果,可加速治疗和康复,手术切口较小,术后患者功能状态和预后恢复情况较好,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最佳选择之一 下载:37 浏览:481
  • 符惠芳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 摘要:
    近几年,脑卒中又有年轻化之势,给家庭与国家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负担。如何在短时间内能够有效缓解脑卒中后的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能够尽快回归社会,是目前国际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是一种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目的的技术。其优点是治疗方便,容易操作,无创。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脑卒中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神经科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60529
下载量 45892
总被引次数 682
影响因子 1.00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