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儿科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儿科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85

《中国儿科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心理弹性状况及针对性护理体会 下载:236 浏览:2419
  • 杨忠玲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9期
  • 摘要: 评估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的心理弹性状况。方法:选取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儿,确诊患儿数量为62例,患儿的住院时间属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31例,常规护理纳入到对照组之中,针对性护理的患儿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护理前后心理弹性评分、肺功能指标加以比照。结果:(1)护理前心理弹性评分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支气管哮喘护理后坚韧、乐观、自强评分较之于对照组得以升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护理前肺功能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支气管哮喘护理后呼气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较之于对照组得以提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3)护理不同组别研究对象的情感功能评分、活动评分、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值都相对更高,相比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4)观察组的锻炼依从性、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行针对性护理服务,可以获得更好的护理服务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和肺功能的调节与改善,提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274 浏览:2544
  • 高鲜云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9期
  • 摘要: 观察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外周动脉采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 2022年1月-2023年1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新生儿作为样本来开展此次研究 ,样本采集例数为90例,将这90例新生儿按照单双号分发法进行分组处理, 其中45例单号新生儿被划分至一组,小组命名常规组,组内新生儿采用股静 脉采血法干预,另外45例新生儿被划分至另一组,小组命名为研究组,组内 新生儿采用外周动脉采血干预,之后对两组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 应发生情况、哭闹情况、疼痛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不同采血方式干预后,研究组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78%,常规组 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2.22% (P<0.05); 研究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总
    发生率为4.44%,常规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 (P<0.05);
    研究组新生儿的哭闹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均低于常规组 (P<0.05); 研究组新生 儿的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 (P<0.05); 研究组新生儿的家属满意度评价指标评 分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对于新生儿来说,应在其护理中实施外周动 脉采血干预,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新生儿的疼痛感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改善其
    哭闹情况,并提升其家属满意度与一次穿刺成功率,应用效果显著。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作用 下载:263 浏览:2521
  • 肖婷婷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9期
  • 摘要: 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作用。 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 50。对照组予以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护理知识学习情况、护理技能实操情况、哺乳与新生儿护理完成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产妇在母乳喂养、产后饮食及活动、新生儿护理、预防接种方面的知识学习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在自身护理、新生儿脐带、母乳喂养、新生儿沐浴方面的实际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可独立完成哺乳及新生儿护理的产妇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提升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临床路径在新生儿败血症护理效果及康复时间分析 下载:285 浏览:2589
  • 王渝 杨梦雪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9期
  • 摘要: 临床路径在新生儿败血症护理效果及康复时间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64例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和护理后15d血清炎症因子、临床数据指标、满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15d后,观察组患儿PCT、WBC以及CRP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痊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精力程度,躯体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新生儿败血症护理中效果显著,临床指标趋向良好,满意度明显提升,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症状改善及黄疸指数的影响 下载:251 浏览:2605
  • 刘丽娟 刘小燕(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9期
  • 摘要: 探讨抚触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症状改善及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进行抚触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胎便转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方面,观察组更少,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黄疸指数方面,第3日、第5日及第7日,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抚触护理方法,能够及早减轻患儿黄疸症状,降低黄疸指数,值得采纳、推广。

  • 袋鼠式护理用于新生儿窒息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下载:236 浏览:2372
  • 陈星君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9期
  • 摘要: 观察袋鼠式护理用于新生儿窒息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窒息患儿68例(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随机分为袋鼠式护理的观察组(3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4例),观察患儿神经行为、体格发育情况、满意度、负性情绪。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神经行为评分高,体格发育情况好,满意度评分高,负性情绪评分改善好,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护理中应用袋鼠式护理,能改善神经行为,促进体格发育,提高家属满意度,且减轻负性情绪,值得借鉴。

  • 降阶梯思维方式在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245 浏览:3206
  • 黄院月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9期
  • 摘要: 观察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中降阶梯思维方式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并以此为前提,不断提升护理水平,将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工作做得更好。方法:从2022年2月-202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窒息新生儿中随机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其中50例纳入对照组,应用常规化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抢救,另外50例则纳入实验组,应用降阶梯思维方式完成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任务。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降阶梯思维方式的实际应用,是提高新生儿窒息护理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广泛推广价值高,要引起多方重视。

  • 儿童药物外渗的护理进展 下载:241 浏览:2418
  • 李娜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9期
  • 摘要: 静脉输血是临床护士必需掌握的一种重要技术,如何快速、稳定、准确地给患儿输血,是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儿童的护理过程中,静脉液体渗出现象比较普遍,为了不让患儿受到伤害,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儿童静脉液体渗出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 喘息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下载:241 浏览:2419
  • 董玲花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9期
  • 摘要: 探讨喘息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一般流行特征,以期为喘息患儿的诊治及MP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喘息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电子病历系统中提取包括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间、MP抗体检测结果在内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43名患儿,有51例(21.0%)MP抗体检测阳性;MP抗体检测阳性率,在性别上,男性患儿22.9%;女性患儿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组,由高到低依次为学龄期儿童(40.0%)、学龄前儿童(34.1%)、幼儿(19.5%)、婴儿(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季节,秋季阳性率最高(25.4%),冬季次之(23.8%),夏季(14.3%)、春季(13.0%)相对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喘息性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阳性率较高,在学龄期儿童、秋冬季节高发。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儿科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0
访问量 140632
下载量 49623
总被引次数 492
影响因子 0.9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