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文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27
qikan11@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文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89 浏览:994
摘要:
当前在我国小学的古诗词教学当中存在弊端,教师侧重于对古诗词的单向传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学生对古诗的内容理解单一化,只了解作品的主题,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由此教师应该努力地为学生构筑自由想象的空间,力求通过立体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走入诗词境界之中,品味中华民族之美。本文首先阐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相关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与借鉴。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 下载:93 浏览:1041
摘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具备一定难度,相较小学古诗词更为抽象,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极易遇到问题,影响语文教学效果。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采用有效措施,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效果,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初中古诗词,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浅谈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下载:96 浏览:1035
摘要:
诗词的学习是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加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关键,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诗词,感受文化的魅力;对古诗词的艺术价值、作者文化成就进行解读;围绕诗词中的文化现象、文化内涵进行精读细读,从而彰显语文教学魅力。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出发,为了营造一个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走进诗意,提高文学欣赏水平,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会到古诗词学习的快乐,进而不断提高语文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中经典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方略 下载:90 浏览:1003
摘要:
古诗词语言精炼优美,韵律和谐丰富,意境内涵深远,能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和发扬提供特色名片,同时也凭借其极高的审美价值与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激励学生传承经典,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层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明显增加,为学生传承经典和提高语文素养创造了良好条件。教师需要对古诗词教学进行创新设计,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文化传承的能力。
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小学语文文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84 浏览:943
摘要: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儿童文学的教学。为优化小学语文教育,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究,以便给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从课外文学经典阅读中学习党史精神 下载:100 浏览:1142
摘要:
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从史学著作中积累党史知识、认识人物事件,也要善于从文学经典中发现党史线索、品读党史精神、回归党史现场、把握党史脉络,进而从党史的阅读与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
国有文艺院团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启示 下载:95 浏览:1042
摘要:
统一战线是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法宝,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文艺工作则是担负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文艺离不开统战,统战靠文艺来展现。本文着重以笔者所在安徽演艺集团为例,分析其经验做法,为国有文艺院团如何在新时期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经验。
培养高中生古诗词审美能力的教学策略 下载:89 浏览:984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高中语文的美育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学生均衡、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在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审美鉴赏与创造和古诗词教学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高中古诗词教学也肩负着更多的教学使命。借助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学生传统文化修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对高中古诗词审美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希望相关方式方法可以为高中语文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跟着课文学写作 下载:92 浏览:1025
摘要:
课文是写作的范例,教学生读中悟写,引学生读后仿写,让学生以读促写。发现写作点,逐层次的进行训练;运用技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过程性引领,潜移默化领会文章关键点。
汉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刍议 下载:101 浏览:1124
摘要:
岁月长河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体制,它们代表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文化传承,希望不同文化可以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体制中,民族种类繁多,各族拥有独立的交流语言,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原始语言就开始变得神秘,这些语言代表着各个民族的文化,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为了能够更好的文化传承和交流,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将更加受到重视。本文将详细走进汉藏翻译的文化当中,体会不同文字下的精神。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生古诗词兴趣阅读研究 下载:92 浏览:1005
摘要:
古诗词作为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板块,它贯穿着整个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古诗词教学是一种定篇式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特定的语
文知识,提供特定语文情境。在古诗文阅读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特定的人文情怀。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实践,要围绕着这四个方面进行,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艺队伍的整合及管理 下载:92 浏览:1038
摘要:
本文阐述了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艺队伍的作用;探讨了群众文艺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群众文艺人才供需矛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艺队伍的建设路径,以及文化自信背景下群众文艺队伍管理的有效方法。
认知语义学视窗理论浅析《尤利西斯》两译本事件框架及翻译 下载:106 浏览:1169
摘要:
《尤利西斯》一经出版,就以其独特的意识流写作风格在文学界引起了轰动。这样一部好的作品必定会被翻译成其他的语言供来自不同文化,使用不同语言的读者分享。文学作品不仅仅只是书面文字的表达,其也作者内在思想,内在思维的一种反映,而《尤利西斯》更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可以由此探讨尤利西斯的翻译问题。翻译活动一直以来被视为是分析作者思想,再现原文表达形式的活动。从作品意识的再现来说,对尤利西斯翻译文本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选取国内的较为著名的,广为大众所接受的译本,即萧乾,文杰若夫妇的译本,以及金堤先生的译本来作为研究《尤利西斯》翻译的文本。这两个译本也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较为成熟的译本。国内对这两个译本的研究层出不穷,从意识流、典故翻译、文本注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例如,沈英丽、孙至立等人从叙事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研究,其文章主要阐释了《尤里西斯》这部小说使用了不同的人物视角和旁观者视角来进行叙事。
本文试从语言学下的分支,认知语义学为切入点,并以该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伦纳德·泰尔米的注意图式系统中的视窗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两个译本的不同之处,并探讨译者所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及其译文所取得的效果。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看劳伦斯的两性观——以《玫瑰园中的影子》为例 下载:97 浏览:1070
摘要:
劳伦斯是英国最伟大也是饱受争议的小说家之一,《玫瑰园中的影子》体现了他的伦理观与社会观。他主张天生本性的自由和灵与肉的和谐,呼吁自然人性的回归,以此来对抗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视角下去分析劳伦斯的两性观,揭露工业文明对婚姻关系的摧残。
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下载:99 浏览:1115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德国兴起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纯语言类型学转向对文化的思考。自它诞生以来,功能翻译主义理论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体系完善,影响广泛的翻译理论。本文将以该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人物为线索,通过介绍他们的基本思想对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以期更好的认识这一理论。
论林语堂英译本《庄子》中的显性翻译和隐形翻译 下载:82 浏览:913
摘要:
在林语堂的英译本《庄子》十一篇中,林语堂不仅巧妙地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又使译文能够顺利地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其中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的交相辉映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本论文基于林语堂英译本《庄子》的十一篇,采取中英文平行语料对比,深入分析林语堂翻译过程中或显或隐策略的理据及其启示。总结林语堂采取的翻译策略,希望对文学翻译或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解构主义翻译观下《诗经·桃夭》两译本对比研究 ——许渊冲译与王方路译 下载:92 浏览:1036
摘要:
本文以解构主义翻译观为指导,通过对比许渊冲与王方路两位译者对《诗经•周南•桃夭》一诗的翻译,分析二位译者的翻译所体现出来的解构主义翻译特色以及二者对《桃夭》一诗的独到理解,进而提出有利于提高中国古典典籍对外翻译接受度的新思路。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 下载:94 浏览:1095
摘要: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开始接触古诗词,一方面,能够使他们了解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能够打开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之门。因此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在帮助小学生奠定古诗词文化基础、提升小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兼顾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对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古典诗词教学 下载:89 浏览:973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一定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中也是如此。现阶段的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以此为基础,进行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应用,为整体教学提供一定的支持。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信息技术和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融合进行探究,为最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提供帮助。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 下载:114 浏览:1223
摘要:
在新课改影响下,在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受到了更多教师的关注,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便成为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以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为例,尝试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