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医学
诊断医学
《诊断医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物理、技能、症状诊断学等各门临床诊断学科的病例报告和学术论文。本刊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并致力于学术繁荣,旨在为世界范围内的医疗诊断研究人员及医疗诊断工作者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医疗诊断领域内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54

《诊断医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 下载:105 浏览:1038
  • 冯圣兵 《诊断医学》 2024年9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将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50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列为观察对象,同时随机抽取ABO同型血液样本10份,通过微柱凝胶技术以及凝聚胺递质技术进行交叉配血,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统计。结果:交叉配血250次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血清微柱凝胶结果阳性85例,放散液微柱凝胶结果阳性82例,血清及放散液凝聚胺递质检测无阳性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清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为89.69%,显著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血清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55.56%。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放散液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为70.1%,显著高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放散液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53.59%。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清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为89.69%,显著高于血清凝聚胺递质检测不合率7.22%。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放散液微柱凝胶检测不合率为70.1%,显著高于放散液凝聚胺递质检测不合率10.31%。结论: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进行输血时,使用微柱凝胶技术能够快速、高效进行输血,提高输血过程的安全程度,具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建议推广。
  • 放射CT对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121 浏览:1222
  • 徐刚 《诊断医学》 2024年8期
  • 摘要:
    目的:对比两种检查确诊手段以了解放射CT对诊断肺段隔离症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4月起,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肺段隔离症患者94例,将符合标准的94例肺段隔离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肺段隔离症患者使用X线平片检查进行诊断,进行前排除患者过敏反应造成的误差,去除患者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实验组使用放射CT进行诊断,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进行检查以及扫描时需屏息,检查参数设置为电流220mA,电压120kV,层厚2mm,螺距1.0mm,矩阵512×512,造影剂使用离子型碘海醇,儿童2ml/kg,成年人80-100ml,先行常规平扫,后放射CT诊断,平扫区域从肺尖至腰部,扫描1至2次,后实施CT增强扫描。结果:对比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肺段隔离症患者的诊断结果显示,使用X线检查的47例肺段隔离症患者中,肺叶內型29例,肺叶外型18例,实性病灶11例,囊性病灶9例,供血异常35例,病灶肺气肿6例;使用放射CT检查的47例肺段隔离症患者中,肺叶內型27例,肺叶外型20例,实性病灶13例,囊性病灶8例,供血异常42例,病灶肺气肿9例(P<0.05);对比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肺段隔离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显示,使用放射CT检查的47例肺段隔离症患者(实验组)的误诊率比使用X线检查的47例肺段隔离症患者(对照组)低:使用X线检查的47例肺段隔离症患者中确诊例数42例,误诊例数5例,误诊率10.64%,使用放射CT检查的47例肺段隔离症患者中确诊例数45例,误诊例数2例,误诊率4.26%(P<0.05)。结论:使用放射CT给肺段隔离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颅脑超声在高危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103 浏览:1057
  • 郑友为 《诊断医学》 2024年8期
  • 摘要:
    目的有针对性的探究针对高危新生儿颅脑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颅脑超声诊断方法所呈现出的价值。方法此项研究涉及的对象为2019.04~2020.04期间本院医治的80例高危新生儿颅脑疾病病人,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把这些病人分别归入至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的为CT检查,观察组研究对象接受的为颅脑超声检查。针对2组研究对象诊断精准性展开比较。结果 经由对比分析可知,在诊断精准度方面,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呈现出显著优势,对比两组发现存在显著区别,P<0.05。结论 经过超声冠状面检查发现,正常新生儿侧脑室前角往往表现为裂隙状或者羊角形;侧脑室外侧距离正中线7-11毫米。脑室扩张大部分是因为大量脑脊液聚集在侧脑室系统中,进而对侧脑室的发育造成影响,最后以扩张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脑水肿大部分是因为新生儿阶段缺氧缺血性脑病造成的,经过超声检查后,能够将侧脑室回声分布状况等清楚的显示处理,具有较低的脑动脉波动,脑沟表现为消失或者减弱[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诊断准确率方面,CT检查是58.82%,颅脑超声是94.12%,颅脑超声检查比CT检查高,差异明显(P<0.05);不同颅脑疾病类型检出率方面,颅脑超声的检查结果明显比CT优,差异显著(P<0.05),根据以上结果分析,颅脑超声检查的效果更加明显,其能够将患儿疾病类型清楚地反映出来,从而更好的判断疾病,同时基于疾病类型,建立针对性治疗方案,对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有利。因此这种方法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广泛应用和推行。
  • 血常规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分析 下载:108 浏览:1060
  • 张梅 《诊断医学》 2024年8期
  • 摘要:
    目的:分析采用血常规检测手段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鉴别诊断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接受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选取同期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试验组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照组为糖尿病患者。评价所有患者的血常规相关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3.87±0.76)ⅹ1012、(117.23±21.35)g/L、(86.27±12.52)fL、(321.43±18.27)g/L,对照组为(4.65±0.88)、(130.62±25.11)、(94.68±14.39)fL、(339.32±23.1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常规检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功能相关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在鉴别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中的灵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检测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的临床价值 下载:101 浏览:1012
  • 聂琴 徐培源郝倩 《诊断医学》 2024年8期
  • 摘要: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和腺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47例子宫肌瘤、23例子宫腺肌症、1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经腹部超声诊断,比较三种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阴道超声诊断结果: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5.7%(45/47),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准确率为82.6%(19/23),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0.0%(8/10),均高于腹部超声诊断结果(P>0.05)。结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得到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 多层螺旋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99 浏览:1130
  • 张鹏 《诊断医学》 2024年8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和预后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1~2021.1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选取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一共120例展开研究分析,全部研究对象均在确诊前和出院6个月后的展开多层螺旋CT扫描,对疾病诊断结果和预后结果予以评估分析。结果:12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经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后,轻度患者60例、中度42例以及重度18例。将临床分级作为诊断金标准得到多层螺旋CT诊断效能,其中轻度的敏感性和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0%、82.90%、88.30%;中度的敏感性和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30%、91.90%、86.70%;重度的敏感性和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0%、100.00%、95.00%。从影像学可获知,有60例患儿存在低密度灶小于2个脑叶,60例患儿存在大于2个脑叶或2个以上脑叶。其中14例颅内多部位出血,54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外部性脑积水,10例基底节病变,10例脑室扩大。对患儿进行随访后还想,DQ小于90的患儿有9例,Q小于90且低密度灶大于等于2个脑叶者、颅内出血、脑室扩大、基地节病变占比均显著较高,且DQ大于等于90展开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者进行外部性脑积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有效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轻、中、重度分级均具备较高的效能,同时为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02 浏览:1108
  • 宁辉 《诊断医学》 2024年8期
  • 摘要:
    目的:观察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92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医学试验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整一年,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患者采用普通的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组中患者则运用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在诊断后的结果,对临床确诊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的临床确诊率为95.8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为83.69%,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确诊准确度和治疗效率。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 下载:112 浏览:1199
  • 宋洁 《诊断医学》 2024年7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而观察组患者运用微生物快速检验培养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阳性检测率。结果:运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方法的对照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81.19%,而采用微生物快速检验培养方式的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80.23%,两组数据对比存在较小差异,不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清学检验法与微生物快速检验培养方法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效果评价 下载:125 浏览:1262
  • 王宪凯 《诊断医学》 2024年7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放射影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小儿气管和支气管异物诊断患者140例子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8年7月-2019年8月,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将普通X线技术应用到对照组中,采用多层螺旋CT放射影像技术进行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对两组患者检验后,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检验的相关数据显示,对照组异物检出率低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放射影像技术对小儿支气管、气管异物诊断,其异物检出率非常高,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出异物的形态,具有良好的效果。
  • 磁共振联合超声在诊断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141 浏览:1192
  • 李德鑫 周春昂 《诊断医学》 2024年7期
  • 摘要: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超声应用于卵巢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某院诊断并治疗的卵巢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以及MRI检查。收集患者单一检查与联合检查方式的病理学结果。统计分析3种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超声单一诊断准确率为63%;过MRI单一诊断准确率为78%;MRI联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07,P<0.01)。结论:MRI联合超声诊断可有效提高卵巢癌的检出率及癌症分型,为临床诊断卵巢癌提高可靠的依据,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 超声在浅表器官结外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120 浏览:1274
  • 周春昂 李德鑫 《诊断医学》 2024年7期
  •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在浅表器官结外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某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浅表器官结外淋巴瘤患者50例,回顾分析超声诊断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共检出浅表器官结外淋巴瘤病灶65个,直径范围18~50mm,平均直径(42.7±2.8)mm。其中良性病灶26个,恶性病灶39个;在65个检出病灶中,有52个后方回声加强,8个低回声团,5个极低回声团。结论:在对浅表器官结外淋巴瘤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超声诊断具有特征性,效果较好,是一种先进的诊断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124 浏览:1080
  • 刘红连1 白娟2 《诊断医学》 2024年7期
  • 摘要:
    目的:探析子宫瘢痕妊娠应用阴道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6年8月到2019年8月固定时间段本诊室接诊的50例患子宫瘢痕妊娠症患者实施研究,分别予以50例患者经腹部妇科彩超(甲组)与阴道彩超(乙组)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率及漏诊情况。结果:与甲组比较,乙组诊断符合效果更为优异(P<0.05),乙组漏诊情况与甲组比较改善效果显著(P<0.05)。结论:子宫瘢痕妊娠应用经阴道彩超诊断成效满意,可提升诊断符合率,降低漏诊率,同时亦能清晰可见病变处具体状况,对子宫瘢痕妊娠症的诊治奠定坚实基础,临床价值显著。
  • 高频B超检查对乳腺疾病血流分级诊断符合率的影响 下载:117 浏览:1086
  • 罗丽萍 《诊断医学》 2024年7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B超检查对乳腺疾病血流分级诊断符合率方法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恶性病变者34例,良性病变者4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B超检查,就其对乳腺疾病血流分级诊断符合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44例良性病变者,病灶区域血流分级主要在0~Ⅰ级,占比达97.73%,34例恶性病变者,病灶区域血流分级主要在Ⅱ~Ⅲ级,占比达88.24%,同时良性病变组患者PSV、RI等血流参数均显著小于恶性病变组(P<0.05),良恶性病灶具有显著的差异,可作为良恶性鉴别的有力依据。结论:对乳腺疾病患者开展高频B超检查,通过病灶区域血流分级及血流参数评估,能够有效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符合率较高。
  • 胸部X线检查联合CT对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 下载:128 浏览:1255
  • 王春玥 刘颖 杨勇 王岩峰 《诊断医学》 2024年7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X线检查联合CT对早期肺部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早期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其分别进行单纯胸部X线检查与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胸部X线联合CT检查,比较研究组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并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结果:研究组采用胸部X线联合CT检查的确诊率较单纯胸部X线更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影像学检查中存在线样影、结节影以及磨玻璃影的比例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部X线检查联合CT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准确率较高,可更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肺部影像学特征。
  • 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诊断和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下载:126 浏览:1357
  • 刘红英 《诊断医学》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对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和诊断的临床效果加以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8-01至2019-03期间收治的100名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其中50名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剩余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模式的护理方法,为研究组。结果:接受全面护理模式护理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和依从性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吞咽功能障碍护理工作之中,采用全面护理模式的护理方式能有效提高护理的有效性,从而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降钙素原、前白蛋白等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下载:133 浏览:1275
  • 邓薇菲 文宏 唐加 李琴 《诊断医学》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前白蛋白等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从2018年9月到2019年10于我院中治疗的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患儿76例,依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分为两组,其中病毒组38例患儿,细菌组各38例患儿,分别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及白细胞计数(WBC)检测。结果细菌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显著高于正常上限,白细胞计数(WBC)稍高于正常上限,前白蛋白(PA)显著低于正常下限;而病毒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血清降钙素原(PCT)徘徊在阳性阈值之间,前白蛋白(PA)稍低于正常下限。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前白蛋白等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较明显,值得推广。
  •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效果探析 下载:136 浏览:1319
  • 林晓娥 《诊断医学》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58例肝硬化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以同期至我院行健康体检人员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生化检验,研究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评估组间生化检验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临床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 CT与MRI应用于早期临床分组诊断脑梗塞的价值分析与对比评价 下载:121 浏览:1658
  • 张珍 《诊断医学》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对比CT与MRI应用于早期临床分组诊断脑梗塞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于我院放射科检查的8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CT检查,观察组行MRI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70.00%,低于观察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CT检查,MRI诊断早期脑梗死准确率更高,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下载:160 浏览:1301
  • 郑夏冬 《诊断医学》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血管内径股总静脉内径、股浅静脉内径、腓静脉内径、胫前静脉近端内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高,管径扩张和彩色血流信号数据差异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分析 下载:119 浏览:1279
  • 赵俊梅 殷继华 邢嘉翌 王佳 《诊断医学》 2024年6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12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对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检验、生化检验;比较不同检验方法对糖尿病的检出率;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7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生化指标。结果常规检验对糖尿病检出率82.26%,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检出率9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可提高糖尿病检出率,并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起到积极促进意义。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诊断医学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30
访问量 110265
下载量 26520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68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