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新冠疫情期间隔离病房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以80例新冠疫情期间隔离病房的患者为主,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03月,该期间对80例患者均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随后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做出评价。结果:患者心理状态:护理后,患者患者心理状态明显得到改善,且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优于护理前,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护理后生活质量相较护理前明显偏高,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新冠疫情期间隔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既能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又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应进一步推广及借鉴。
摘要: 目的 探究冠心病心绞痛心内科规范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06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次数、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次数、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等各项指标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治疗对心绞痛规范治疗过程的影响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摘要: 目的 使用美托洛尔和胺碘酮对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诊治结果的研究。方法 选择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的心律失常病人100例,其中50例患者只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使用美托洛尔和胺碘酮治疗,设为实验组,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的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的变化。 结果 发现治疗后实验组的心率和血压等临床指标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恢复的更明显(P<0.05)。治疗前生活质量包括身体机能、睡眠情况、胃肠功能等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诊治后两组患者实验组比对照组的评分更高,效果明显(P<0.05)。结论 美托洛尔和胺碘酮对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的疗效明确,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让患者能够更加积极的去面对生活,患者满意度更高。
摘要: 目的 浅析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12月接诊的5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27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就两组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相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急诊患者的有效性分析。方法: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衰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16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冠心病心衰患者,观察组采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前后两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患者在经过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治疗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的过程当中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帮助患者减轻因病症所带来的的痛苦,为患者带来益处,值得大力推广。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各43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分别为患者提供利多卡因和胺碘酮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接受胺碘酮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0%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2.1%;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7.0%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的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胺碘酮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该药物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希望水平的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就诊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经由随机数字表法将之划分对照组(42例、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38例、基于希望水平的优质护理),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希望水平、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较对照组低,希望水平HHI评分与满意度评价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积极予以基于希望水平的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其心绞痛发作频次,提高其希望水平,开展价值突出。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坚强护理理念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2月本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坚强护理组各33例,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坚强护理组生活质量得分、应对得分、希望得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坚强护理理念对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对能力、希望能力及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
摘要: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1~2019.12期间手术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麻醉诱导S组采用七氟醚,P组采用丙泊酚。对比不同时期患者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心率在麻醉诱导后5min、10min较诱导前均显著下降,p<0.05;S组表现为低频缓慢下降,P组表现为高频缓慢下降。结论:相对于丙泊酚而言,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手术时选择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心率的影响更小。
摘要: 目的:针对发生急性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氨碘酮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心内科接收治疗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60例,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这60例患者的治疗药物都选用胺碘酮,对其治疗的效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对心房颤动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室早治疗有效率为86.67%,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治疗的有效率为78.33%,所有患者总体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结论:在临床上采用胺碘酮来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明显,而且安全性高,应该广泛应用。
摘要: 大量研究已证实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能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随着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发展心脏康复是必然趋势。本文就心脏康复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各类型冠心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同时期待更多的研究为心脏康复提供循证依据,推动心脏康复事业发展。
摘要: 目的 了解基层医护人员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选取2020年2月-3月期间重庆市南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参与疫情防控的全体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应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7(GAD-7)、抑郁自评量表-9(PHQ-9)、躯体症状量表-8(SSS-8)进行调查。结果 该院医护人员防控NCP疫情期间焦虑59人(29.8%),抑郁57人(28.8%),躯体症状障碍78人(39.4%),共病49人(24.7%)。女性、护士、本科以下学历、独生子女、岗位风险越高的医务人员GAD-7、PHQ-9、SSS-8评分更高(P<0.05)。GAD-7、PHQ-9、SSS-8评分与性别、岗位及岗位风险呈正相关性,与学历、是否独生子女呈负相关(P<0.05)。结论 防控NCP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焦虑、抑郁、躯体症状障碍较普遍,应重点关注女性、护士、学历低、岗位风险高、是独生子女的一线抗疫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摘要: 目的 观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计算机随机表数字法将我院在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共计47例,实验均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共计47例,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有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治疗价值显著,可为患者康复带来良好获益。
摘要: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监测的价值。方法: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66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从2016年开始此次研究,期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实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不同监测方式,研究于2018年2月结束。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监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统计得知观察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快速发现患者有无心律失常的可能,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有助于预后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摘要: 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呼吸、消化、泌尿、神经、妇科等系统的疾病,也可用于治疗肿瘤等相关疾病。笔者将浅谈柴胡桂枝干姜汤条文与气、形、神之间的联系和个人见解以及学习《伤寒论》的联想和心得体会。
摘要: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卫生行为特征,为采取针对性的卫生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线上转发及线下邀请等方式指导孕妇填写调查问卷。结果 共调查2041名孕妇,两组间焦虑及抑郁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高龄孕妇比较,高龄孕妇关注疫情信息的次数和时长更多(P<0.05),在外逗留时长更短(P<0.05),用肥皂、洗手液洗手次数更多(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孕妇的卫生行为较好,大部分孕妇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孕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有关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需加强对孕妇的心理疏导,促进孕妇身心健康。
摘要: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1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满意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比参照组理想,组间具有差异(P<0.05)。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值<0.05。结论:综合护理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而言,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摘要: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医务工作者在党和国家领导下迅速投入抗疫战争中,同病魔较量,与时间赛跑,整形外科的护士也迅速投入了这场抗“疫”中,病房采用全封闭无陪护管理,在护理工作中,除了常规护理诊疗工作外,更多的是对患者心里和精神上的疏导和鼓励。近日病区收治了一位情绪激动并威胁自杀的患者,通过此案例,护理人员运用干预谈判的表达方法及基本原则,倾听、鼓励患者表达、发泄情绪等,找出问题症结,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心理护理,迅速制定相应应急预案,成功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摘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隔离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我市5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20年1月20日至2月15日,将所有COVID-19肺炎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28例),心理护理组(28例),比较其心理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常规护理组及心理护理组心理状况相似,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患者心理状况更优(p<0.05);常规护理组不满意人数比与心理护理组多4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心理护理组(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隔离治疗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摘要: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SAS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