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这篇研究论文的焦点落在华生关怀理论的应用,及其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如何影响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随机选取了118名肺癌患者,在他们中间平分出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9名患者。试验组额外接受了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了常规护理。利用DLQI、SAS和SDS的评分系统,来客观衡量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试验组的DLQI、SAS和SDS评分在护理干预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变化,试验组的改善程度在统计学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对其心理康复具有显著促进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在促进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将3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年龄在40~60岁之间,年龄均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功能锻炼知识掌握及肩关节外展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无论是角色受限、躯体疼痛、生命活力、感情因素、社交能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活动能力各个方面,观察组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目的:探索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饮食护理干预对其溃疡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两组各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食欲不振、腹痛、消瘦和贫血评分以及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2(IL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观察组治疗后的食欲不振、腹痛、消瘦和贫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FIB、PLT、PT、MPV、TNFα、IL2、hsCRP和IL6水平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施行饮食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提高溃疡愈合率,对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