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下载:74 浏览:332

张敏 史文莉 陆影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提出解决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 67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多因素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病程>10年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病程≤10年患者高(P<0. 05);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自我监测血糖的患者高(P <0. 05);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高(P <0. 05);使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不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高(P <0. 05);联合使用降糖药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不联合应用降糖药的患者高(P <0. 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掌握患者血糖基本情况,注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用药非常重要。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下载:48 浏览:293

张敏 史文莉 陆影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提出解决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 67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多因素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病程>10年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病程≤10年患者高(P<0. 05);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自我监测血糖的患者高(P <0. 05);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高(P <0. 05);使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不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高(P <0. 05);联合使用降糖药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不联合应用降糖药的患者高(P <0. 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掌握患者血糖基本情况,注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用药非常重要。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探讨 下载:39 浏览:387

张来军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78.95%,P<0.05;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5.26%,对照组为13.16%,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并且安全性较优,可作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应用并推广。

双酚A对雄性小鼠生殖和睾丸GPER表达的影响及与肾虚不育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88 浏览:527

李颖祺1,2 马静1 董海军1 刘阿庆1 曹亮1 贾承明1 陈昌波1 《中国中医药》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双酚A(Bisphenol-A,BPA)对雄性小鼠生殖和睾丸GPER表达的影响及与肾虚不育的相关性。方法:将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阴性对照、BPA、肾阳虚及肾阴虚组。高架十字迷宫和游泳力竭等实验评价小鼠惊恐程度、耐力等行为学改变;全自动精子分析仪检测精液质量,并计算平均育仔数;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PER在睾丸的定位和表达。结果:BPA与肾阳虚组小鼠均出现活动度和耐力下降及惊恐程度增加,精子数量与育仔数亦下降及精子畸形率增加及睾丸GPER的表达增加,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PA致雄性小鼠生精障碍与肾阳虚不育具有相关性。

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的应用效果 下载:212 浏览:2240

朱冬梅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失眠患者采取中医内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为对照组,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老年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满意度,逐渐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内科眩晕患者临床病因调查及治疗体会 下载:196 浏览:2207

侯艳丽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眩晕患者的临床病因,并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总结治疗眩晕的体会。方法:随机遴选200例眩晕患者(研究时间范围:2023年5月~2024年5月),对200例眩晕患者的临床病因进行分析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复发率。结果:分析眩晕病因包括以下几点:良性阵发性眩晕、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精神障碍等。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眩晕患者中显示出显著优势,不仅在短期内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在长期疗效和降低复发率方面也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214 浏览:2222

姜曼 陈小兰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在老年失眠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内科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于我院展开(时间为2020年6月~2022年6月),以160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n=80)和加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n=80),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结果:经过干预,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的效果良好,可以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中医内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探究 下载:231 浏览:2260

董世锋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中医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主观症状、生命质量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烧心症状评分、反酸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出现胸痛、上腹烧灼感、嗳气、反酸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提升生命质量以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病症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224 浏览:2275

詹禄叶 黄勇刚 汪琳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入住我院科接受治疗的68例血瘀证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全部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其中对照组血瘀证患者予以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血瘀证患者予以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方法进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方法进行治疗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皮肤过敏、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瘀证患者进行中医活血化瘀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痰湿壅盛证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下载:153 浏览:1307

何成茂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痰湿壅盛证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这类疾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患有痰湿壅盛证相关性高血压的3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组,观察组进行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胸闷、眩晕、头痛和恶呕痰涎的证候积分方面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痰湿壅盛证肥胖相关性高血压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可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下载:152 浏览:1523

石磊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 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采用中医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通过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通过中医内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够对症状起到缓解的作用,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下载:136 浏览:1327

陆庆燕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中活血化瘀法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进入我院治疗的中医内科临床患者合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节点选择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的治疗方式则是活血化瘀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患者具体认可程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所有指标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医内科临床疾病,能够提高患者认可度,改善治疗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中医内科临床中使用和推广。

探讨在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行柴胡疏肝散对其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效果 下载:254 浏览:2585

魏万荣 《中国中医药》 2024年10期

摘要:
探讨在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行柴胡疏肝散对其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2年10月,止于2024年04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脾胃病的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脾胃病患者病例数为78,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9;其中,对症西药治疗用于对照组,对症西药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用于实验组,就2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中医候症积分、炎性指标对比,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脾胃病中应用柴胡疏肝散,能够显著优化药物治疗有效率,稳定患者疾病症状。

多元化带教模式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452 浏览:2259

颜薇 《中国中医药》 2023年6期

摘要:
分析多元化带教模式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定为2022年01月至2023年07月,选取此时段我院中医内科接收的中专及大专的实习学生40名展开分析,对其随机分组,20名/组。参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取多元化带教模式。比较二组的考核结果、带教服务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比较考核结果、带教服务满意率,教学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元化带教模式,可以使中医内科实习学生的考核结果得到提升,同时,还可提高带教服务满意率,值得借鉴。

中医时间护理干预在中医内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65 浏览:3692

马云娟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期

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针对中医内科患者,分析中医时间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240例慢性肠胃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是在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SF-12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中医内科患者,实施中医时间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浅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中医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254 浏览:3692

马云娟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期

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针对中医内科护理管理,分析优质护理开展的具体策略和价值。方法是选择我院在2020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统计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是在观察组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产生概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护士态度、操作能力、护理及时性和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在中医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产生的概率,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中医内科在急性中风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 下载:201 浏览:3687

王秋杰 《中国中医药》 2022年11期

摘要:
中风患者会出现口歪眼斜、智力障碍、半身不遂等症状,它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其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并趋于年轻化。中医认为中风是阴阳失调和气血逆乱所致,它与人体肾脏、心脏及肝脏等重要脏器有莫大的联系,目前中医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相关资料显示,对急性中风患者应用中医内科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中风是现代医学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晕倒,口眼歪斜,身体活动受到限制。据相关数据表明,中风患者的死亡率较高,且发病趋势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必须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传统的治疗模式之下,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其治疗效果的成功还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相比之下,中医内科治疗手段则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极大地提高急性中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中药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下载:365 浏览:4560

许文仕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0期

摘要:
探析中药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用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n=47)行中药传统汤剂治疗,观察组(n=47)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中医症候积分、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症候积分、肾功能无差异性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UN及SCr均有所上升但无差异性变化,P>0.05;观察组CC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性变化,P>0.05。结论 中药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都可以治疗糖尿病肾病,二者的疗效相近。中药传统汤剂可以改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肾功能,而配方颗粒在改善肾功能方面略优。此外,两种中药治疗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传统中药汤剂和配方颗粒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都有着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下载:360 浏览:1053

王国坤 《中国中医药》 2023年8期

摘要: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的子宫肌瘤患者均来自我院在2022年1—12月收治的病例,共计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中医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比较医治效果、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效果、子宫、肌瘤体积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29/30),比对照组的有效率更高(P<0.05)。而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也比对照组小(P<0.05)。月经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有皮肤瘙痒症状和恶心呕吐症状各1例,10.00%(3/3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36.67%(11/30)(P<0.05)。结论: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实施干预,有很好的效果,可以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435 浏览:4160

王国坤 《中国中医药》 2023年7期

摘要:
观察咳喘益肺补肾汤对慢性支气管炎(CB)患者症状体征的影响和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26例C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3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咳喘益肺补肾汤治疗。2组均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JNK、ERK1/2、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56/63),对照组总有效率73.02%(46/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咳嗽、咯痰、喘息、湿啰音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O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JNK、磷酸化JNK(p-JNK)、ERK1/2、p-ERK1/2、p38MAPK、p-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咳喘益肺补肾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B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消除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可能与降低ERK/JNK/p38MAPK途径表达相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